返回第三百七十五章 孔府规矩(第1/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孔弘毅笑道,“不读书的人咱们曲阜也有,小妹你在内宅不谙世事,我却是见过不少的。”他一面说着,一面扬起了嘴角,“小时候,我还同长兄去过‘管勾衙门’呢。”

    孔弘矜慢吞吞地回道,“我虽在内宅,但每年大年初一,下边儿仆从都要进宅拜年磕头,譬如孔林的、孔庙的、马号的、柴火园的、奎文阁的,各处零零散散的,尽管拜年时都隔得远远的,我也是见过一些的。”

    孔弘毅又笑道,“小妹又在说笑了,这些人磕头,一则是为了咱们家的赏钱;二则是为了来年还要吃咱们家的饭;三则,”他略带不屑地嗤道,“这些长仆一年到头为咱们家做活儿,却只有在大年初一那一天能蒙幸进内宅拜见一回主母,自是要毕恭毕敬了!这些人虽‘不读书’,但定不是咱们先前所说的‘不读书的人’。”

    孔弘矜缓缓道,“这就是了。”

    孔弘毅道,“什么‘是了’?”

    孔弘矜道,“咱们家的‘五屯六厂十八庄’,哪一户不是靠咱们家吃饭、对咱们家的人毕恭毕敬的?九堂兄虽去过‘管勾衙门’,但咱们家的‘管勾’吃咱们家的饭,自然把下边儿的屯官、小甲、庄户头们约束得如铁桶一般,哪里真能让九堂兄见到‘不读书的人’呢?”

    孔弘毅不以为然道,“‘管勾’们能约束,我自然更不在话下了。”

    孔弘矜道,“九堂兄还是谨慎些好,”她悠悠道,“‘大府’的几位太太读书就少了些,成天在家同下人们做些‘鲁绣’活计,依理是无甚见识的,九堂兄同她们却说不进什么道理……”

    孔弘毅噎了一下,道,“我同妇道人家是讲不出什么道理,”他顿了顿,又不禁辩解道,“但外头的男人同内宅妇人总是不一样的。”

    孔弘矜道,“人不一样,要讲的道理却是一样的。”

    孔弘毅不快道,“小妹是在说我‘不识时务’么?”

    孔弘矜道,“我只是在想,”她缓缓道,“倘或外头那些‘不读书的人’能听得进咱们家的道理,圣上又何必要千方百计地推行什么‘赎买’呢?”

    孔弘毅怔了怔,道,“或许是,”他抿了下唇,“或许是讲道理的人不对罢?我瞧咱们家底下的那些子佃户就挺听‘管勾’们的话的,祀地、学田、孔林地那三处自不用说,就是例地和汤沐地的人我也见过两回,都是些老实户头,无甚所谓。”

    孔弘矜反问道,“九堂兄是在哪里见得这些人呢?也是在‘管勾衙门’么?”

    孔弘毅顿了顿,道,“不,”他沉吟了一下,道,“是在‘四路常催’。”

    孔弘矜道,“是啊,”她认真道,“既已在了‘四路常催’,自然便是老实户头了。”

    孔弘毅慢慢地凛直了身,少顷,他吁出一口气,道,“小妹说得有理。”

    孔弘矜道,“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咱们家讲起道理来更容易些,九堂兄既然有志在外做官,便不能把咱们家的‘容易’当成理所当然了。”

    孔弘毅笑道,“小妹提醒得是,咱们家的‘四路常催’里,放的是历代御赐的雁翅镗、金头玉棍和虎尾棍,我若去了别处做官,怕是还没有咱们家的‘管勾’威风呢!”

    孔弘矜道,“这就是了,”她的语气中终于透出一丝几不可察的欢欣,“九堂兄明白了就好。”

    孔弘毅闻言却摇了摇头,道,“我虽明白,却还是不愿去周府寄居。”他郑重道,“周惇奸滑,安氏诡诈,实非你我可轻易笼络之人。”

    孔弘矜道,“如何须得咱们去笼络他,”她微微笑道,“应是他来笼络你我才是。”

    孔弘毅皱了皱眉,道,“小妹这话却岔了,”他细细解释道,“旁的不提,就说我这回来定襄应闱,便已是定制外事,倘或周惇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