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丹药 白鹅(第3/5页)  琅琊墨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州金庭庄园,自学成材的道士许迈也经常邀请王羲之共修服食,采药石移植灵芝。王羲之修道多年,自己着手开始炼丹。炼丹术正式从晋朝开始,与王羲之出于同一时期的东晋葛洪就是炼丹术的集大成者,上流士族子弟流行服用五石散,而对于道家士族子弟,更高级的追求就是服用外丹,葛洪喊出:“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的口号。之后辞官隐居广东罗浮山,潜心炼丹,作为一代名医的葛洪,认为只是服用植物类做成的药只能延年益寿,但是不能成仙,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金石药物,比如丹砂黄金玉石之物,他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称之为还丹,成仙的丹药需要炼制九转九合,也就是丹砂和水银转化九次。从现在的观点看,丹药的成分都是剧毒之物,仙丹成分以铅和汞为主,服毒与自杀没什么区别,为什么更多的人前赴后继的去炼丹服用呢,葛洪作为一名医学家明识药性,他最推崇的两味药一个是丹砂一个是黄金。其他的植物类药物放置时间太久或储藏不当都会腐烂,推而得之,五谷杂粮也是植物类,人吃了不会的产生,他的推理得出,人体就像一座小型炼丹炉,吃什么东西拥有什么样的自然特性,作为急性病专家,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发xiàn j石类药物外用,有的可以防腐,有的可以水火不侵,如果人服用后是不是就会拥有它们的自然特性。葛洪吧这些炼丹的各种理论基础和各个操作环节都写在了上面,葛洪与王羲之同出一个朝代是是否有过交集,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作为道教门生,一心求道成仙的愿望是一致的。

    晚年的王羲之服用五石散和道友相助练得丹药后世怎样的呢,王羲之自己在一封信中娓娓道来::“旦极寒,得示。承夫人小咳,不善得眠,助反侧,想小尔。复进何药?念足下悚息,卿可不?吾昨暮大吐,小啖物便尔,旦来可耳,知足下念。王羲之顿首。”心中的王羲之服丹后,大吐一场,食欲不振,睡眠收到严重影响,白昼感觉浑身发冷,已经是轻微中毒症状而不知。

    王羲之走在服丹的人士的路上,爱上了自己隐居的生活。虽然身体已经大不从前。东晋升平四年,岁在庚申(公元360年),王羲之炼丹于剡县之鼓山(金庭东侧),有题辞志石”。

    辞云:“粤若吾先,琅琊肇址。临沂孝弟,郡么燮理。轩冕盈朝,会稽内史。兰亭迨趣,祓除上已。致政金庭,南朝别墅。光鼓西涯,剡邑东鄙。绝献周重,崇岗顿起。鼓宏对旗,巅夷若砥。其地可锄,有药堪饵。奚啻沃州,岂让天姥?纯庵紫芝,爰居乐土。文坛武土单,鹅池墨池留候赤松,明哲可许。诗赋莫友,簪盖良士。眺望楼迟,思惟窃取。仲尼威仁,朝闻夕死。孟轲传道,无有乎尔。厥赋惟均,为之亦是。世远人非,知谁遁此。右军镌石,鼓山同峙。”

    身在炼丹的世界无法自拔的他开始作为道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当然对于晚年的王羲之来说以书入道来的直接也是水到渠成的妙事。每到一处王羲之都会牢记启蒙恩师卫夫人学书的刻苦劲,昔日张芝学书在自己家挖池塘取水浣洗笔墨,王羲之继承了至于学承其苦的持之以恒精神,每一处的居所必有墨池相随,学书卫夫人后,王羲之还保留了童年的一个爱好,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兴趣越来愈浓,那就是自己养的白鹅,作为童年的王羲之来说,朋友是个陌生的词汇,除了哥哥陪伴自己最多是白鹅,作为同样沉默不语的白鹅相伴自己成长,王羲之同样的移情到白鹅身上做自己的朋友。

    王羲之一生都保持着养额的情趣,鲜有人知道鹅是他关于童年的美好回忆。家里的长辈辞世久远,能作为王羲之唯一精神寄托的物件不是书法,而是白鹅的身影,白鹅漫步在竹林,浮游在池塘,那很小的时候,母亲和哥哥都是哪里有白鹅哪里有王羲之,所以寻找王羲之的时候只要找到白鹅就能找到他。在王羲之看来,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