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丹药 白鹅(第1/5页)  琅琊墨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至升平五年(公元361年)

    古往今来,寻仙问道之人犹如满天繁星,恒河沙数,大家络绎不绝的或服食外丹,或辟谷纳气,不外乎求得无尘之体,得到成仙,成仙何其难,以求上青天!试问,从帝王到民间,有几人得到有几人成仙。

    越难得,越神秘,越神秘,越难得。两晋人士,作为追求自我自由的士族子弟,超脱于外的一条路就是隐居山川,研究经典,辟谷炼丹,服气归元,早在咸康五年,王羲之作为天平道家笃信的弟子,不仅为儿子们每一个人取名送去道号之字,更是在民间寻访世外仙家道子,还真的让他寻得一位放绝世俗事务,遍游名山的一位好道之人,丹阳许迈,字叔玄。一位身体力行的实干派修道之人。

    许迈家世士族,无心于当时的仕途,年少时是个文静的少年,曾经瞒着家里人拜访当时的神算郭璞测八字算命,卦象曰,许迈此生仙缘重,宜学升遐之道。少年笃信卦象,自个一声不吭的走上了拜访隐居道士的路上,自学道家经典《太平经》文,但毫无根基,必须寻得师傅,听闻曾经的南海太守鲍靓也是个隐迹潜遁修道大家,许迈自己的一个解惑师傅找到了,许迈算是在道家经典上入门了,可是他父母不乐意了,年纪轻轻的旧学什么修仙,寻仙不是他们老人家一辈应该做的吗,滚回来,臭小子,传宗接代!许迈不敢违抗父母,硬着头皮,悻悻而返,回家奉命成亲,作为家里唯一男儿,许迈还是听从家里二老的心愿迎娶了孙家女儿,婚后的他有一次离家出走,这回之家跑到悬溜山,自己建个茅草屋舍,学古人沾上山头建立个自己的洞府,还有个最中要的原因就是此地临济茅山,茅山道士经常在茅山采药打坐,这修行路上的师傅绝不放过,每月的初一十五回家省亲,平时拜访茅山道友相互切磋,主要是法不传六耳,所以大多时候是许迈偷学,面对着这样入迷的孩子,许迈双亲早早羽化登仙,许迈安定双亲墓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媳妇安慰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此生无缘。”让孙氏回娘家了。

    终于可以安心修道的许迈便访名山大川,采药炼丹,断谷练气,这使得许迈已经小有名气,永和二年,宜居临安西山,好道之士慕名前往,赋闲在家的王羲之忙完儿婚女嫁,安置好双亲墓地,第一时间抽身前往,同为天平道的道友,王羲之以书艺入道,平日里抄经服药走的是形而上的野路子,问询许迈修道来到临安西山,一颗修道的心此刻也是跳动不易。

    许迈来到西山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名字,与自己妻孙氏写书信告别,当然还有一份离婚协议书,著神仙诗作诗二首,畅叙幽情。

    王羲之与许迈一见如故,羲之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将许迈引为世外知己道友,王羲之每日与许迈登山寻药,询问炼丹之法,许迈也非常尊敬这位以书艺入道的书法家,见他真心求道,在王羲之归家后常有书信往来,书信中透露出山王羲之阴至临安沿途山川,多有金堂玉室,仙人芝草,有不知名的道友隐居在那,王羲之欣然前往拜访。

    同样的,作为许迈的道友,王羲之也是欣然的介绍自己的道教师傅,隐居在天台山的紫真道人白云先生。王羲之在书信述说这巧遇白云先生的往事。那还是在咸康五年,他的岳父和丞相王导亡殁王羲之回家奔丧,闲暇时间,游历天台山,排解心中积攒多年的阴霾,独自一人走到华顶山有一处茅舍,见一老道士盘坐吐纳,王羲之有种感觉,这眼前的道士与自己有缘,而且这种感觉驱使他走上前,向老道士行礼。

    “小友为何拜我?”老人鹤发童颜,声音如洪。

    “修道之人,皆为同行,且长者为尊”王羲之话未说完,老者摆摆手,循声问道“《黄庭经》熟读否?”“日日抄写,夜夜诵读!”“小友可是琅琊王羲之,吾观你手时刻划衣而写,世间研习书法痴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