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交际与口才全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

    某个人总想出风头,为了出名不惜花钱买机会。他对一位朋友,又是某项比赛的负责人说:“老兄,我赞助300元,让我当个评委怎么样?”这位“老兄”知道他没有资格当评委,可又不好直言:让你当评委,那评委还有威信吗?于是,他就以朋友的口气答复:“你钱多没处扔了?何必凑这个热闹?”

    这样的说法,既拒绝了不正当的要求,顾全了对方的情面,还会使对方感到可能是为他着想。

    4.幽默还击

    萧伯纳是英国著名作家,年轻时遇事胆怯,但他以不怕出丑学溜冰的精神练习演讲和论辩,后来成为闻名于世的演说家。有一次,他写的新剧本《武器与人》首次演出,获得成功。剧终时,许多观众要求萧伯纳上台,接受大家的祝贺。可是,当他走上舞台时,突然有个人冲到台前,对他大声喊叫:“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要看这个破戏!赶快收回去,停演吧!”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准会气得浑身发抖,愤怒抗议这个无理挑衅者。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倒彬彬有礼地向那个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笑容满面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很对。我完全赞同你的意见,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俩能禁止这个剧本的演出吗?”这下子引bào了全场的哄堂大笑,紧接着是暴风雨般的热烈掌声。在掌声中,那个挑衅者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倘若萧伯纳直言对抗,尽管也能取胜,但绝不可能会取得如此简洁有力的奇妙效果。

    在一辆行进中的公共汽车上,由于车子突然急刹车,车厢里有个人猝不及防,撞到一个姑娘身上。姑娘责怪他说:“德xìng!”那个人立刻解释道:“对不起,这和‘德xìng’无关,是惯xìng!”这话引起乘客们一阵笑声。

    “德xìng”是骂人缺德,那个人当然知道,但在这种场合一本正经地对姑娘解释,或是回敬她一句不好听的话,很可能引起争吵,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而一句“惯xìng”既是对自己没站稳的科学解释,又是对姑娘骂人话的最好纠正与回敬。

    幽默可出奇制胜,运用得当,能收到直言难以达到的效果。

    5.巧妙闪避

    有些问题很难说准确和做结论,直言相告可能会令人难以接受。碰到这类问题时,不要拘泥于正面解答,而要说一些与此相关的事物来引导对方深思,或是借取比喻、假设、移花接木、含蓄作答、略加暗示。这样,既不脱离所提出的问题,使对方满意;又可巧妙地避开疑难之处,超脱自如。

    一位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与一些青年对话时,青年问:有人说留长发、蓄胡子是精神污染。你也这样看吗?他答道:“*、恩格斯不仅头发长,胡子也长,可他们是共产党的老祖宗。毛主席和周总理头发不长,胡子也没留,他们同样是我们尊敬和热爱的导师。”

    这样讲,既避开了以偏概全的简单结论,显得全面而得体,同时,自己得以超脱,对方也不会失望。

    6.及时转向

    俗语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时候要及时转向。话不投机有多种情况。其一,某种言谈举止使人为难,那就要及时转换话题,协调气氛。

    两个青年去拜访老师;在谈话中提到:

    “老师,听说您的夫人是教英语的,我们想请她指教,行吗?”

    老师为难地沉默了片刻,说:“那是我以前的爱人,前不久分手了。”

    “哦?对不起,老师……”

    “没什么,喝点水吧。”

    “老师,您的书什么时候出版?快了吧?……”

    这样转换话题,特别是提出对方很愿意谈的话题,就会使谈话很快恢复正常,气氛活跃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