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4章 第廿九回钟灵毓秀故乡土,藕断丝连披雪情(下)(第1/4页)  芳满乾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自在县衙丢了一回大脸后,梅让就以我心智紊乱为名,命人将弄花别馆看管起来了。实则那晚发生的事我大多不记得了,事后任我反复向玉碗儿求证当晚之事,玉碗儿都避而不谈,想来是我丢人丢得太狠,这孩子怕说出来伤了我的脸面。

    被梅让这般大张旗鼓的软禁,玉碗儿怕我心里不痛快,再生出别的毛病来。然我却高兴还来不及,一则以我的轻功,要溜出去并不困难;二则梅让不准我离开别馆,便说明那日他确实对我说了丞暄的行踪。二月丞暄便来了,这一切不是我的臆想。

    冬日里昼短夜长,白天看看书说说话儿便过去了,一到了夜里却辗转反侧特别难熬。

    前几日傅知尘与黄天思倒是时常来看我,天思与我说了许多许家的旧事。许家祖上原是在建京做官的,后来我外祖主张变法革新,得罪了朝中显贵,便解甲归田带着一家老小来到汴州。谁知那起子手握重权的豪门士族仍不肯放过外祖,非要治他的罪;外祖提前得到消息,连夜带着家人外逃,躲到了当时尚属大宁的齐州。

    一家人在齐州过着与世无争的闲散日子,倒也算是岁月静好。不想我娘出嫁后没几年,恩献帝便派兵攻打齐州,宁军节节败退,齐州很快成了梁国的地界。那时我娘早已不在人世,外祖当年在朝中的案子也已时过境迁。偏巧河南道节度使亦出自外祖当年得罪的士族之家,存心与许家为难,非逼着外祖贴告示,宣布与嫁给宁国大将军的女儿断绝关系。外祖心疼死去的女儿,抵死不从,致使当年变法旧案被一并翻出,外祖被数罪并罚,许家满门抄斩。

    只有舅父未满十四岁的小儿子,因不曾登记在册,逃过一劫。扮作府上西席的儿子,保住一条性命,自此跟着西席先生姓黄。实则天思本名许文星,字天思。

    大年越来越近,百姓们与在外行军打仗的将士们不同,将过年看得神圣且隆重。傅知尘与天思也日渐忙碌,顾不上来看我了。

    腊月二十七那日,我命玉碗儿给别馆中的下人各派了十两银子,家在泉城的各赏些年货,准了他们半个月的假回去与家人团聚;老家路途遥远或是已没有家人的,便留在别馆一同过年。

    转眼道了大年三十,因我与玉碗儿皆待下宽厚,别馆中倒是与寻常的大户人家一般热闹。除却子凌不在,这情景倒颇像往年在靖国公府过年时那般。

    年轻的孩子们在院子里放鞭炮,动静大得屋里都须得喊着说话。我被玉碗儿用皮毛毯子裹得像头熊,靠在热乎乎的炕头上望着窗外的积雪发呆。

    “大爷,该喝药了。”

    我懒洋洋地睁开眼,瞧着玉碗儿将手中托盘小心翼翼地放在梨花炕几上,托盘里放着我喝的药与解苦的蜜饯。

    我从毯子里伸出一只手来,拿起药碗一饮而尽,却没动碟子中的蜜饯。

    玉碗儿凑近我耳边问,“可是这阿胶枣不合胃口,不如我去给您换了红薯干来?”

    我摇摇头,“别忙了,早习惯了,且就这样吧。”

    玉碗儿低头叹气,半晌,又道,“鞭炮声太吵了些,大爷可要叫外头的孩子们去别的院放?”

    我仍是摇头,“不吵,大过年的,自是要热热闹闹的才吉利。饺子好了吗,都有什么馅的?”

    玉碗儿道,“已包了几百个了,有白菜猪肉的、羊肉大葱的、韭菜鸡蛋虾仁的,还有鲅鱼的。韭菜不好克化,鲅鱼的又怕爷吃不惯,干脆白菜猪肉与羊肉大葱各来二十个?”

    我笑道,“如今哪里还有那般胃口,只一样来十个便是,再来一碗饺子汤,去吩咐人帮我盛来吧。”

    玉碗儿解释道,“泉城的风俗与咱们上京不同,此处是子时才吃饺子的,取岁岁交子之意。”

    没错,天思也是这样说的。

    我却佯装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