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2/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国维谴责他是同一个理由占地私建或为公占地。之所以说是“占地私建或为公占地”,因为关于这场变故至今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是罗振玉占用江苏师范学堂土地建造私宅;一是罗振玉在筹建江苏师范学堂时将校址选在三元坊占用了原先属于沧浪亭的公产。其实,无论哪种说法都是江苏特别是苏州当地士绅驱逐罗振玉的一个借口。原来,以办理教育而名闻遐迩的罗振玉,在新任江苏巡抚端方的特别邀请下担任江苏教育顾问,其主要任务就是创办江苏师范学堂,学堂建成后便出任监督(校长)。不料,在学堂招生问题上,因为罗振玉拒绝为当地士绅“开后门”,坚持苏州和江淮等地生员一律凭考试成绩录取,这使当地士绅极为不满。随后,当地士绅乘罗振玉返乡料理父亲丧事的时机,煽动苏州籍学生驱赶外地生员以激化事端。接着,张謇以江苏教育会会长的名义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竟将矛头直接指向学堂监督罗振玉,指斥他利用占用学校土地建造私宅。对于这一指斥,远在淮安老家“丁忧”的罗振玉虽然很是气愤,但他也只好向苏州地方当局辩解说,自己建造私宅在师范学堂围墙之外,而且表示原本为迎养父亲而建造的这座私宅现在愿意捐献为公所有。同时,罗振玉针对张謇在报刊上发表指斥自己的文章,也在上海报刊刊登了相应的“答辩书”。经此事变,罗振玉随即辞去江苏师范学堂监督一职,继续在老家“丁忧”不出。随着罗振玉的辞职,由他一手聘请的日本籍教员纷纷离开江苏师范学堂,而一直追随罗振玉的王国维也旋即辞职回到浙江海宁蛰居潜学。

    其实,王国维这时在海宁潜心修学的依然是西方哲学,而体现西方哲学对王国维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影响的,首先就是如今在中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红学”历史上的开山之作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

    第三部分

    辗转独学

    按照王国维自己的说法,他的“独学之时代”应该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夏天从日本留学中途归来时算起,且独学之初竟然是从“专门中之专门”的西方哲学研究开始的。随后,王国维在短短十年间虽屡屡转变独学方向,但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仰止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这辉煌成就的背后,他并没有古时文人在衣食无忧环境中潜心治学的安逸与闲适,而是为了生存不得不不断地辗转于各地,在生活和命运的夹缝中孜孜以求。如果说王国维的独学历程是率先站在了西方哲学高度上的话,那么他艰辛辗转的生活历程则成为他独学时代中最厚重丰裕的土壤,使他的学问之花得以汲取人生和社会养分,从而绽放得更加艳丽而独特。

    第十章

    纵论“红楼”

    其实,王国维早在东文学社时就从日本籍教员田冈云岭的文集中接触到了令他“心甚喜之”的西方哲学,但那时因为“文字睽隔”,他“以为终身无读二氏之书之日”,这里的“二氏”即西方哲学巨匠康德和叔本华。后来,随着日语和英语等外文水平的提高,王国维终于能与他仰慕的西哲们有了跨越时空的心神jiāo流,随后还写出了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影响的两篇相关论文《哲学辨惑》和《论教育之宗旨》。不过,客观点说,这两篇论文中留有太多西哲特别是叔本华的痕迹,就连一些语句也是“叔本华式”,所以不能算作王国维的学问之事。而要想明确王国维独学历程中的发轫之作,似乎应该从他的《红楼梦评论》开始,虽然这一评论的论点依然是立足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但其石破天惊的开拓之功还是不能忽视或抹杀的。那么,王国维是如何接触到叔本华的,他为何如此钟情和崇拜于叔本华,叔本华哲学思想的精髓是什么,王国维从叔本华哲学思想中接收了什么养分,他是怎样消化和吸收的,对他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哪些影响,他为什么要评论《红楼梦》,他是如何评论《红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