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4 章(第1/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员会的倡议者之一,也不是因为我曾多次到他家中聆听过谆谆教诲,而是由于他的这篇文章确实写得精妙,还由于他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文物保护等事业数十年来竟然只在公元2007年1月结集出版了唯一一部著作《留住我国建筑文化的记忆》,让人感受到一种审慎严谨治学大师的高超风尚,更由于他竟然用抖动的笔将这部著作中的个别错字订正后才郑重地赐予了我,还由于家乡就在苏州,但是为了郑老(也是所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者)的事业而多年不曾回乡的郑老夫人的奉献精神及其至今不曾稀释的浓浓的江南苏州水乡情怀,促使我想以这种方式表示我个人的感动和敬佩,当然如果读者朋友也能表示理解和认可的话,我则满心欣慰矣。郑老在以上两篇文章中对苏州古典园林这样描写道:

    苏州古典园林是源于文学、绘画、建筑、园林等多种文化艺术的理论与创作的结晶。

    ……

    中国传统的古典园林其实也称山水园。那是因为造园一定要有山有水,虽然主要是人工山水。苏州园林尤其讲求叠山理水,讲求山水的风格、品位和意趣,就像一幅幅重在写意的山水画一样。如果问谁是中国园林之母?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传统的文人山水写意画。山水画的画理造就了造园的园理,山水画的文化品格及物外意境,也就转化成了园林设计的自觉追求。这种追求可以从中反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宇宙观。总之,山水画和山水园是一脉相通的。

    ……苏州园林向来采取不对称的自由式布局形式。自由式的园林空间可以充分地为造园四大物质要素山、水、花木、建筑,提供挥洒自如的艺术创造空间。恰如山水画面的自由布局道理一样,虽然外无定形,却是内有定理。可见,山水画面和园林布局表现的自由形式是艺术的自由,是和谐统一中创造变化的自由,看似无序,实质上则体现了更高层次的有序引人入胜,感悟一种形神兼备、回归自然的艺术境界。清代人谈论造园有这样一段话:“造园如作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一座座苏州园林不仅自身美如诗画,它们合起来又宛如天上的朵朵仙花,洒落在粉墙黛瓦、前街后河、小桥流水人家,一张张民居街区的画面上。苏州园林和水乡古城风貌如此有机融合的此情此景,恐怕是人类世界上仅有的。

    确实,在如此美妙的园林城市中,王国维又是与罗振玉、藤田剑峰等志同道合的老朋友们在一起工作,自然他的心情是愉悦而轻松的。苏州的古典园林很多,王国维在课余时间经常畅游其中,但他最喜欢的依然是留园,这从他后来的几首诗中都提到留园可以确证。

    不过,作为江苏师范学堂的教员,王国维的主要工作是教书育人,据考证他在这里共讲授修身、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三科。由于已经有了通州师范学堂的前车之鉴,再加上王国维在知识储备和教育思想方面已经成熟,特别是他能够站在哲学的高度上考虑问题的方法,使他讲授以上课程得心应手,也很受学生们的欢迎。鉴于王国维的教学能力和成绩,罗振玉及时拔擢他担任中文总教习,使王国维得以将自己的学养更充分地传授给他的学生们。不过,一场变故还是让王国维结束了他人生中的这一短暂而美好的教学时光,他不得不于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11月离开苏州,离开他的江苏师范学堂讲台和留园,回到海宁老家周家兜的那栋宅院里。

    关于使王国维离开苏州的这场变故,似乎应该从罗振玉和张謇这对老朋友之间的芥蒂说起。前面我们提到王国维撰写《寺院与学校》一文谴责张謇占用千佛寺作为学堂一事,这篇文章是在国维离开通州后写的,具体是他的个人看法还是另有背景,我们今天不便揣测。不过,在这场变故中张謇“驱逐”罗振玉所使用的方法却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