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1/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概论》、海甫定的《心理学》、耶芳斯的《逻辑学》和翻尔彭的《社会学》,以及他早已神往的康德之《纯理批评》与叔本华之《意志及表象之世界》等等。由于当时这些西方哲学名著还没有中文译本,所以王国维要想深透参悟其中深意,其难度比当年自学英语时有过之而不及,好在这时他不仅可以就便请教藤田剑峰,还能够参照这些名著的日文本进行解析。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盛夏时节,我们不妨作此想象:在浙江海宁周家兜幽静的一座青砖灰瓦庭院里,王国维临窗而坐,窗外是滚滚而来的钱塘江潮,窗内则是王国维与西方先哲进行的心神jiāo流。一会儿,只见王国维时而愁眉紧蹙,旋即又舒展胸怀,将深邃的目光延伸向浩淼无边的江潮。这时,我们不知道他是在和叔本华jiāo流“意志表象”,还是与康德进行着“理xìng批判”的探讨,抑或是陶醉在文德尔彭、巴尔善、耶芳斯和海甫定等哲人们的精彩论述中。不觉中,如火骄阳隐没在海天一色的钱塘江尽头,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倏忽间,从江面上吹过来一抹凉风,伴随凉风袅袅地飘入王国维耳际的,是妻子莫氏那种熟悉而清灵声中和着儿子小潜明的响亮叫饭声。哦,开饭了。王国维放下扉页中那些英文字母排列有致的外文书,起身顺着木质楼梯走了下来。庭院里,小方桌上已经摆好了几碟小菜,一壶绍兴老酒散发着诱人的醇香,两只青花瓷杯也被斟满了酒。坐在小方桌东首的王乃誉老人,怀里揽着调皮的长孙小潜明,王国维见状紧迈两步坐在父亲的下首。父子俩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清闲而平静地jiāo流了,不过父亲王乃誉对儿子这几年来的成长进步还是比较了解的,特别是这几天他翻看了王国维刚刚翻译出来的海甫定的《心理学》,老人的心里颇为欣赏,所以他对儿子王国维漠视将在杭州重开科举考试的淡定心态,表示出了一种稍有困惑的理解。故此,我们今天在王乃誉老人于这一年8月24日的日记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静之不往,为高乎?抑不惜此区区功名耶?”确实,别说王国维这时早已对清朝末年的科举及第失去兴趣,也别说罗振玉多次婉拒当朝大员举荐他参加特科考试以博功名的美意,即便如下面将介绍的这位由光绪皇帝在紫禁城金銮殿钦点之状元张謇,他不也是放弃翰林院编修之功名而自筹资金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吗?

    就在王国维浸yín在西方先哲那深邃奥妙哲学世界中的同时,他诸多关于哲学和教育学的译著连续刊登在已经引起学界瞩目的《教育世界》杂志上,并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关注。因此,同年10月王国维先后接到了京师大学堂和通州(今江苏南通)师范学堂的邀请,据说当时王国维正沉浸在对哲学、心理学和物理学的潜心研习中,不愿放弃这“半途未竟”之研究,故想推迟一两年后再出外就职。后来,王国维经与父亲王乃誉和罗振玉商量后,遂决定就任由张謇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国文和心理学两科教员。依照今天人们的心态而言,王国维似乎更应该到京师大学堂任教,而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南通师范学堂。关于王国维这一选择的原因,留在下一章里详细表述,现在我们还是跟随王国维畅游在他那带有浓厚哲学色彩的“教育世界”里,虽然他一生中关于哲学和教育的两篇里程碑式论述同样是写于任教通州师范学堂期间,但这似乎并不妨碍我们在这里进行集中xìng解析。

    刊发在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7月份《教育世界》第55期上的《哲学辨惑》一文,应该是除了译著之外王国维正式发表的第一篇论文。那么,王国维为什么要撰写这篇被称之为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文献价值”的论文呢?

    原来,经历“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后,执掌中国政权已近半个世纪的“老佛爷”慈禧太后,为了缓和统治阶级极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