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亲王乃誉担心呢?
当然,王国维北上上海“谋生”,并不是如今人们为了优厚薪水去谋取一份工作那样带有明显的功利xìng,虽然这种功利xìng有时会被“先就业再择业”这一托词所堂皇或模糊掉,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因为王国维“谋生”在当时中国新思想的前沿阵地《时务报》馆,这恐怕就不仅仅是为了某种生活需要或简单的生存之谋吧。
确实,早在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甲午战争时就开始接触并矢志追求新学的王国维,此后“每思自奋”,对新学之渴望日益迫切,“但以家贫,不能游学”。面对这种景况,王国维虽“居恒怏怏”,但并没有放弃对新学的追求,而是到处搜求新学报刊以自学自修,特别是当时由梁启超主笔的《时务报》,他从创刊号第一期开始几乎每期必读,有一次竟携带“四十五、六册”归家挑灯阅读。由此可见,《时务报》在王国维心中的分量及对其思想之影响。那么,王国维是因何机缘能够前往《时务报》“谋生”,《时务报》又是怎样一份报刊,他对王国维后来的人生走向到底有着怎样影响呢?
新婚之后的王国维,因为不能留洋新学以圆自己救国之梦而“居恒怏怏”,遂决意外出谋事。对此,罗振玉后来在《海宁王忠悫公传》中记述说:“公(王国维)时方冠,思有以自试,且为菽水谋,乃袱被至沪江,顾无所遇。适同学某孝廉为舍人司书记,以事返乡里,遣公为之代……”也就是说,王国维前往上海《时务报》就职,是由于一位在《时务报》任书记的同学因事返乡而得以替代的。确实,王国维自从决意外出谋事后,他许多的同学好友都积极为其谋划,终于由当时在上海《时务报》担任书记一职的同学许家惺给他带来了好消息。至于许家惺为何辞掉王国维极为艳羡的《时务报》之书记一职并推荐他就任的缘故,世间多有世故之揣测。一是许家惺因留念科举及第,遂以其参与编撰浙江地方志为由而举荐王国维代职;一是许家惺因为家中有事不能继续在《时务报》供职,遂请王国维代替自己之职务。许家惺的这一做法,对于当时急切需要人才的报馆和急于谋事的王国维两方面而言,都只不过属于堂皇借口或顺水人情而已。
不论其中缘故如何,王国维毕竟得到了一份“谋生”的差事,而且还是到他极为仰慕的《时务报》工作,这无论如何也是一件令他无比兴奋的喜事。于是,在父亲王乃誉的陪护下,头戴瓜皮帽、身穿棉布袍、脚蹬元宝鞋的王国维,虽然穿着有点“冬烘”,但他内心则满怀憧憬地登上“王升记”号小火轮,“突突突”地从海宁硖石经平湖向大上海的自来水桥码头驶去。
位于中国南北海岸之间的大上海,原先属于河湖纵横的沼泽之地,后因吴淞江下游逐渐淤积而成为平原陆地,使上海这座城市得以孕育形成。春秋时,上海先后属于吴、越、楚等国领地,但并不是人群聚集之所,直到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才因上海浦岸设有“上海酒务”而在文献中第一次有了“上海”之记载。后经南宋和元两朝设立上海镇和上海县,才逐渐发展为“江南名邑”。不过,那时的上海依然只能算是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小城镇而已,其真正具有世界xìng意义的还应该从近代开始。特别是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上海开埠后,作为中国第一批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西方各国开始任意在上海圈地建造房屋。于是,最先也最直观体现上海世界xìng的,就是那些鳞次栉比但风格迥异的近代经典建筑了。
确实,被世人誉为“万国建筑博览”的大上海,几乎囊括了世界各国的建筑风格和样式,无论是西方古典主义、现代流派,还是东方传统风格、民族形式,抑或是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建筑,都能在上海找到其经典的代表作。如此,无论人们是极目远眺还是徜徉其间,都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