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1/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读书学贾(何者)为得。申初,挈静(安)之陈寿田师处论及读书情形并馆事”;

    2月18日,父亲王乃誉“饬静(安)抄文学书,虽不惮烦,而启发迄不得其佳处,可知治学亦非愣然能进”;

    2月21日,父亲王乃誉“为静(安)指示作字之法”;

    2月22日,父亲王乃誉“改静儿字”;

    6月9日,父亲王乃誉“挈静儿出西门上海塘,观海”;

    7月22日,父亲王乃誉“饬静儿之宜桥李氏,吊二姑丧”;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父亲王乃誉在同年10月17日的日记中伤心地感慨道:“可恨静儿之不才,学既不进,(又)不肯下问于人。而作事言谈,从不见如此畏缩拖沓。少年毫无英锐不羁,将来安望有成!……患吾身之后,子孙继起不如吾。……盖求才难,而yù子弟才过父为尤难。”不过,父亲王乃誉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王国维的教养与希望,他依然“夜为静儿话为人处世之方”。另外,从以上日记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父亲王乃誉对儿子王国维也不乏宽松慈爱之举。例如,在该年六月钱塘江观潮最佳时节,就曾特意带着儿子王国维“出西门上海塘,观海”。由此可知,平时不苟言笑的父亲王乃誉应该还算是一个生活有情趣的人。

    既然父亲王乃誉将儿子王国维当作shè向科举考场的一支新箭,那么这支新箭除了箭镞要经过私塾经学斧凿之外,箭杆也要接受工整书体之笔削和装饰,否则shè中猎物的新箭有时也会因为不中看而脱靶。据说,赫赫有名的龚自珍当年就曾因为卷面书法不合规范而屡屡落第,为此他深为痛恨。前车之鉴,后世之师。于是,在书法方面“始学褚河南(遂良)、米襄阳(芾),四十以后专学董华亭(其昌),识者以为得其神髓”的王乃誉,因为自己偏好且精通各家书法,特别是居家“以课子自娱”后每天依然临帖几千字,这自然使他在这方面有充分的自信和能力教导好儿子王国维。确实,在王乃誉手把手的严格教授下,王国维的书法端厚而充满书卷气,这从他流传下来不多的手稿中不难看出其书法功底。据说,王国维后来即便成为一代学问大家,其文稿也书写得极为工整,这不能不说是得益于幼时在父亲王乃誉亲自督导下临帖的结果。

    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在名师严父历经八个寒暑的悉心教授下,新一代猎手王国维蓄势待发。不过,在新猎手王国维张弓搭箭准备shè向猎物之前,有必要将围猎规则予以明示。

    科举,是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朝开创科举取士之先河后,到清朝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科举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备的考试制度。科举考试共分为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四级,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则。为了使读者明晰科举四级考试之概况,下面分别予以解说:

    院试,即童生试,也叫“童试”。清朝时,院试是指由各省学政主持的一种地方xìng科举考试,其还可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县、州、府学学习,所以又称之为入学考试。参加这种考试者,年龄不分大小都称童生。

    乡试,清朝时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因为考试时间定在该年秋天的八月份举行,所以又称秋闱。一般情况下,乡试的主考官要由当朝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两榜,正榜所取者叫举人。

    会试,清朝时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因为考试时间定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这种考试比较严格,不仅由朝廷礼部派员主持,当朝皇帝还要亲自任命正、副总裁,各省举人及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