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4 章(第2/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但每次只录取300名为贡生。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级别的考试,当朝皇帝要在殿廷之上亲自对会试录取的贡士进行策问,以定甲第。殿试录取,可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称号。二、三甲第一名者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为进士。据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历时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共有进士98749人。其中,就有诸多著名的作家和学者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

    所以说,这时的“童生”王国维要想猎取进士功名还需要从第一场考试开始,也就是说他首先要闯过童试中的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试,才有机会参加入“闱”考试乃至殿试。既然进军仕途是古代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而参加科举考试又是他们走向仕途的必由之路,那么王国维只能像古代所有考生们一样,义无返顾地向“围场”进发了。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踌躇满志的王国维在县试和州试中顺利过关。虽然王国维县试成绩没有史料确证如何,州试也只是以全海宁州第60名而晋级,但通过州试后他便有资格进入州学就学,成为海宁州州学的一名生员,其名义上也就是一名秀才了。不过,王氏父子及后世人们却都津津乐道于王国维在府试前的一次预考岁考的结果,即父亲王乃誉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3月11日日记中所说“出之桥,陈四云案出,静儿(王国维)在后挈健儿(王国维之弟王国华字健安后改哲安)之州前看图,喜名在第三图”。

    对于王乃誉的这段日记,有必要在此予以解说。对此,因为陈铭先生在其著作中曾有过一段通晓而生动的文字,故摘录如下:

    原来发榜了,家人陈四奔来相告。王乃誉也许有点胆怯,叫王国维去看榜。于是,16岁的王国维,牵着5岁弟弟王国华(字健安),一齐到州学照壁前看榜,发现自己的名字赫然写在第三图上,当然喜上眉梢,脸上少不了得意的笑容。什么叫第三图?原来当时榜名很有趣,把中榜人的姓名写成圆图形,圆中最中心的名字便是第一名,其余自右而左,一名一名列过去。王国维的名字在第三图,即21名至30名。仔细一看,王国维名字在第三图的最中心,这就是考中第21名了。

    陈铭先生还解释说:“图上没有名字的,叫做‘出图儿’,就是落榜了。”既然王国维取得了“喜名在第三图”的好成绩,父亲王乃誉自然对儿子王国维来年在杭州举行府试中满怀期待。

    第三章

    科场折翅

    确实,自王国维顺利通过县试、州试和府试的资格考岁考之后,这个年仅16岁的“童生”在家乡开始声名鹊起,遂与陈守谦、叶宜春、褚嘉猷三人被当地民众誉为“海宁四才子”,而王国维当推第一。不过,进入州学的生员,其主要课业就是举子之业,可自幼偏好金石文史的王国维却不屑于作这些“时文绳墨”,逐渐对科举及第失去兴趣,而是经常与其他三位才子一起纵论文史,或对经典古籍进行疑误校勘。这也许就是他后来之所以成为国学大师所具有的特立独行品格之端倪吧。

    应该说,这时的王国维与大多同龄青年人一样,壮怀激烈,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由此可见,世人印象中那“老实如火腿般”的王国维,是人们将他中年后那纯粹学者形象定格而已,并不是王国维本来、唯一或最初的形象。年轻时的王国维不仅经常与好友相聚,探讨学问,纵论四海,而且还喜好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