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4/4页)  王国维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为契机果断地辞去了江苏省溧阳县县衙幕僚一职,决定居家潜心“以课子自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乃誉就此将自己在功名仕途上的希望寄托给了长子王国维,这从随后他对王国维极为严苛的教养中不难看出。不过,王乃誉虽然于这时已经决心要居家“以课子自娱”,但这对于早在两岁时就丧失“母之恃”的王国维来说,很显然他“xìng忧郁”的品xìng已经养成,以致他后来在观察世界和审视自身时始终怀有一种悲剧情怀。

    第二章

    私塾与家学

    忧则生愤,愤而有成。生于忧患的王国维在经过九年私塾学习和父亲王乃誉的严苛教养,以及自己发愤苦读,终于在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海宁州的岁试中崭露头角,一举夺得全海宁州第21名的好成绩。至于王国维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就不能不从他就读私塾及接受父亲王乃誉家学熏陶说起。

    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王国维已经到了入学读书的年龄。因为这时父亲王乃誉还在江苏省溧阳县县衙当幕僚,祖姑母范氏等亲友便将年虽7岁实则5岁多的王国维送到邻近一所私塾就学,私塾先生是海宁当地的儒学庠生(秀才)潘紫贵。这位字绶昌的潘先生虽然名不出乡里,但为人笃实严谨,教授课程也只是诸如《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等当时传统的幼童启蒙读物,至于《幼学琼林》和《神童诗》等当然也是潘先生要求学童能够朗朗成诵的。自从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大多国人不仅将朗朗诵读的学习方式,摒弃之如敝履,就连以上这些中华优秀的传统读物,也被当作是落后、过时或迂腐之学而束之高阁,以致日积月累竟使皇皇国学颓丧到了后来极不景气的尴尬地步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