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 章(第1/4页)  随息居饮食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易耗,而色不白也。置缸之地④以砖石,或埋入土中一二尺亦可。先慈嗜茗而取水甚严,蓄水甚精。谨详识之,虽他处亦可彷行,以免水土恶劣之病,不但备烹茶煮yào之用已。

    溪涧之水,发源于山,清甘者良。水如恶劣,其山必⑤或为砒矾dúyào之所产,或为虫蛇勐兽之所居。而人之饮食,首重惟水,乍入其乡者饮之,疾病生焉。生于其地者习之,很戾钟焉。yù筹斡旋补救之策,以期革犷悍之俗,而康济期民者,惟有广凿井泉,是为亟务。爰采泰西掘井法于下,庶无井之地,悉可彷行焉。

    ①厨灶:原作"厨突",据广益书局本改。

    ②挹(yì义):舀。

    ③缶(fǒu否):一种大肚小口的瓦器。

    ④(zhòu昼):砖砌的井壁。

    ⑤:艰险难行。

    高地作井,未审泉源所在,其求之法有四:

    第一气试:当夜水气恒上腾,日出即止。今yù知此地水脉安在,宜掘一地窖,于天明辨色时,人入窖以目切地,望地面有气如烟,腾腾上出者,水气也。气所出处,水脉在其中。

    第二盘试:望气之法,旷野则可。城邑之中,室居之侧,气不可见。宜掘地深三尺,广长任意。用铜锡盘一具,清油微微遍擦之。窖底用木高一二寸以,盘偃置之。盘上干草盖之,草上土盖之。越一日开视,盘底有水yù滴者,其下则泉也。

    第三缶试:近陶家之处,取瓶缶坯子一具,如前铜盘法用之。水气沁入瓶缶者,其下泉也。无陶之处,以土甓代之,或用羊绒代之。羊绒者,不受湿,得水气必足见也。

    第四火试:掘地如前,篝火其底,烟气上升,蜿蜒曲折者,是水气所滞,其下则泉也。烟气直上者否。

    凿井之法有五:

    第一择地:山麓为上,蒙泉所出,yīn阳适宜。园林室屋所在,向阳之地次之,旷野又次之。山腰者居阳则太热,居yīn则太寒为下。此论泉水之高下等第耳,然山腰山顶,亦有甘泉,不可泥也。凿井者,察泉水之有无,斟酌避就之。

    第二量浅深:井与江湖地脉贯通,其水浅深,尺度不等。

    今问凿井应深几何■宜度天时旱潦河水所至,酌量加深几何而为之度,去江湖远者不论。不论者,不论浅深,而以及泉为度也。泉愈深则水愈美,虽水土恶劣之乡,深泉必清冽无dú也。

    第三避震气:地中之脉,条理相通,有气伏行焉。强而密理,中人者九窍俱塞,迷闷而死。○俗谓之犯土者是 。凡山乡高亢之地多有之,泽国鲜焉。此地震之所由也,故曰震气。凡凿井遇此,觉有气飒飒侵人,急起避之,俟泄尽,更下凿之。yù候知气尽者,缒灯火下视之,火不灭,是气尽也。

    第四察泉脉:凡掘井及泉,视水所从来,而辨其土色。若赤埴土,其水味恶。赤埴,黏土也。中为甓,为瓦者是。若散沙土,水味稍澹。若黑坟土,其水良。黑坟者,其土色黑稍黏也。若沙中带细石子者,虽赤土、黄土皆佳。其水最良。

    第五澄水:凡作井底,用木为下,砖次之,石次之,铅为上。

    既作底,更加细石子厚一二尺,能令水清而味美。

    试水美恶,辨水高下,其法有五。凡江河井泉雨雪之水,试法皆同。

    第一煮试:取清水置净器煮熟,倾入白瓷器中,候澄清,下有沙土者,此水质浊也。水之良者无滓,又水之良者,以煮物则易熟。

    第二日试:清水置白瓷器中,向日下,令日光正shè水,视日光中,若有尘埃氤氲如游气者,此水质不净也。水之良者,其澄澈底。

    第三味试:水,元气也。元气无味,无味者真水,凡味皆从外合之。故试水以澹为主,味佳者次之,味恶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