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1 章(第1/4页)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始终存在着南北两个政府的对立。4月2日,参议院按照袁世凯的意愿决定迁往北京。这就最后在形式上也表明了取得完全胜利的是袁世凯。

    --------------------------------------------------------------------------------

    ① 张国淦:《辛亥革命史料》,龙门联合书局1958年版,页314。

    ① 孙中山1912年1月20日致伍廷芳电。见《总理全集》,文电页10。

    ② 孙中山1912年1月22日致伍廷芳电。见《总理全集》,文电页11。

    ① 尚秉和纂辑《辛壬春秋》第一上,《辛壬政纪》,页16。又见《中国革命记》第二十七册。

    ② 《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187-188。

    ③ 《总理全集》,文电页28。

    ④ 袁世凯2月15日致南京政府及各省电。《中国革命纪事本末》第三编,页292。

    ① 吴玉章、李书城的回忆录,见《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集,页118、200。

    ② 《辛壬春秋》第一下,页3。

    ③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十七号。见《近代史资料》总二十五号,页132。

    ① 《黎副总统致伍廷芳电》,见《中国革命记》第二十七册《记事》栏,页14。

    ① 《黎副总统书牍汇编》卷一,广益书局1914年版,页8。

    ②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máo zé dōng著作选读》下册,页708。

    --------------------------------------------------------------------------------

    --------------------------------------------------------------------------------

    (五)对帝国主义的幻想的破灭

    在南京的临时政府解散,孙中山解职,让位给袁世凯的时候,辛亥革命就宣告结束了。帝制的中国换上了民国的招牌,但是,就建立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的来说,革命是以失败而告终了。十二年后,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guó mín dǎn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回顾辛亥革命的教训说:"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夫当时代表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者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能胜之者,则为当时yù竭力避免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了解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一切反革命的专制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依附之以求生存;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①

    站在袁世凯背后的是帝国主义。向袁世凯谋妥协也就是向帝国主义谋妥协,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南京临时政府刚成立时,1月5日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发布了一个对外的文告,其中说:"恐世界各邦或昧于吾民睦邻之真旨,故将下列各条,披沥陈于各友邦之前。我各友邦,尚垂鉴之。"这以下历举了八条,前三条是:"(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二)革命之前,满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