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0 章(第1/4页)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于孙中山的南京政府说来,没有能把千百万农民的反封建斗争积极xìng发动起来是它的一个致命的弱点,而这件事是太平天国在有限的程度内做到了的。

    --------------------------------------------------------------------------------

    ① 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页146。

    ① 吴玉章:《辛亥革命》,页145。

    ② 见《中国革命纪事本末》第三编,页76-82。

    ① 邹鲁:《中国guó mín dǎng史稿》第二册,页491-493。

    ② 同上书,第一册,页79-81。

    ① 《中国guó mín dǎng史稿》第一册,页84。

    ② 《总理全集》,文电页26。

    ①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二号。见《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页12。

    ② 李书城:《辛亥前后黄克强先生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册,页201。

    ①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二号。见《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页12。

    ② 南京政府在一月八日发行一万万元的"军需公债",所得无几。

    ③ 《辛亥革命回忆录》第一册,页198。

    ①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二十七号。见《近代史资料》总第25号,页216。

    ② 《南京临时政府公报》第四十一号,同上书,页302。

    ③ 同上书,页308。

    --------------------------------------------------------------------------------

    --------------------------------------------------------------------------------

    (四)清皇朝的覆灭和南京政府的结束

    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宣布退位。由此不但结束了清皇朝二百六十多年的统治,而且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皇帝专制制度。这是这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取得的巨大胜利。

    在这个胜利中包含着失败。固然,没有革命浪潮的冲击,清皇朝不可能下台,但是,革命阵营并没有表现出能够用自己的力量把它推翻。cāo纵着整个局势的袁世凯,在革命方面作出重大妥协让步的条件下,迫使清皇朝自动宣布退位。

    各省都督府代表会议早在汉口开会的时候,已经提出了“推倒满洲政府”而“礼遇旧皇室”的原则。以后在伍廷芳和唐绍仪的谈判中,具体谈到了在清朝退位后如何“礼遇”皇室的问题。南京政府成立以后,袁世凯又就这问题同伍廷芳进行洽商。终于,南京的参议院根据袁世凯提出的方案决定了“关于清帝逊位后优待之条件”,其内容主要是,清帝仍旧保留皇帝的尊号,并仍住在宫庭内;民国政府待以外国君主之礼,而且每年供给四百万元的费用;宫内各项执事人员照常留用,民国对皇帝原有的私产特别加以保护。此外,还规定了对皇族的待遇,他们的王公世爵照旧保留,他们的私产一律得到保护。

    由于这种荒谬的条件,清朝的统治虽然结束了,但在紫禁城里,仍然合法地存在着一个小朝廷,溥仪仍然住在紫禁城里以皇帝的名义封官授爵,受着一小撮怀抱着复辟清朝的愿望的旧官僚的拥戴。后来,在1924年冯玉祥的军队把这小朝廷赶出紫禁城后,这个小朝廷还继续存在于天津日本租界内。长期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