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章 平日里生活节俭,亲自打水(第1/2页)  传奇大先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有成吹熄蜡烛,对着漆黑的夜出了口气,郑重地好似完成了一件人生重要的大事,端着油灯,如释重负地走到里间歇息。

    国有成并不知道,他今晚呕心沥血书写的“条约”大褂,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跌宕起伏的国运记忆,这件写满屈辱的大褂,最终将他本人带上了一条坎坷多舛的不归路,也由此改变了他的后半生,并触发了一系列离奇的遭遇。

    这一晚,国有成睡得格外香甜。

    临到第二天,天色将亮时,他迷迷糊糊地做了一个梦:大清国废除了一切不平等条约;外国争相到中国学习c访问;香港c澳门c台湾等地,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国有成被翰林院推荐为弘扬中国文化的专职人员,到西洋各国做学术交流和文化访问。

    他再也不用为工资发愁了,那时的工资涨成现在的一倍,每月月初按时发放。他不单还清了外债,还不用再穿有补丁的衣服和靴子;每天晚上,都能享受加了白糖的水烟。带叶子的铁观音更舍得买了,一买就是一斤,京南茶庄的刘老板,笑得和蔼可亲,不单包好了茶叶,还亲自地送出茶庄大门。

    他举着翰林院出版的新地图,给妻子和孩子们讲解着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笑着,笑着,他就笑出了声。

    昨晚的炭盆早已熄灭,屋内的温度冷得不想离开暖和的被窝,露在被子外面的脸部变得愈发冰凉。

    国有成从笑中醒来,躺在蓝布碎花长枕头上,搓了搓冻得发红的鼻子,又把耳朵搓热了,出神地望着屋子上的檩条和椽子。

    一个好梦,收获一份好的心情。

    别的暂且不论,只要能还清家里的外债,每顿吃上白面馒头和蔬菜,国有成就心满意足了。

    屋外,黎明的天空中留有夜的尾巴,月亮此时还没走,启明星仍挂在天上。远处传来几声鸡鸣,接着此起彼伏的几声牲口叫,似乎在提醒熟睡的人们,该起床了。

    国有成向来不贪觉,即使初春的寒意没消,他也从不在被窝里赖着。

    他穿好衣服,轻轻地掩上门,来到屋外。拿起扁担,挂上两只木水桶,挑着出了院子。

    沿着大门的西边院墙,走两百多米,就是一口水井。

    兹打国有成搬到胡同里,水夫的营生就一直存在。胡同里的井叫“官井”,人们可以随意取水,也可以在各家院子门口购买水车里的水,水井旁搭建的窝棚是水夫的住处,也叫“井窝子”。水夫一年四季住在水井旁,平时用装有水柜的独轮车把水运到院子门口,挑水进户。只要有人用水,他就可以挣点儿吃饭的钱。

    水夫赵四刚装好了独轮车上的水,见国有成挑了扁担,便招呼:“国大人,打水哪,您那。你起得可真早,起早好儿,起早的人,身体棒,吃儿得香。”说着走上前去,接过国有成的扁担。

    国有成笑着回敬:“你起得比我还早,身体更好。”

    赵四挂好了水桶,摇着辘轳将水桶放在井里,健壮有利的臂膀甩了两下,然后,慢慢地摇起辘轳上的手柄,提出一桶清澈见底的井水。井场的水桶比一般家庭的水桶大,满满一桶水,可以装平常人家一桶半的水。

    赵四倒满国有成的水桶,依旧提了一桶上来。

    赵四笑着说:“国大人,下次您提把水壶提过来,我给您水壶灌满。不收您钱。”他一脸诚恳地望着国有成。

    国有成笑着点点头。虽说来这里担水,比在家门口吃水,要便宜些,但他从不带水壶。水夫生活不易,背井离乡来到这里,不论刮风下雨都住在四面透风的窝棚里,吃喝全凭着力气,打一天的水,挣的钱只够维持一人的生计。

    他从不在贫穷的人面前摆出一副骄傲的姿态,更不忍心再沾便宜。赵四,这人实诚,即便再没钱,他也没想过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