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山中无日月(四)(第1/1页)  吕布之霸王在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慈教授吕布之武,以步战及击剑之术为首,盖因左慈乃修道之人,不以勇武为甚,不以戎马为甚,不以建功立业为甚。

    左慈传授吕布之拳术,据左慈所述,乃传自战国时期祖师司徒玄空。司徒玄空乃有史以来史载我国武学第一人,因其人爱穿白衣,身手矫健若猴猿,其弟子尊称其为“白猿祖师”。其人所创之拳术,乃通背拳;其人所创之剑术,乃猿公剑术。据传后猿公剑传于越女阿青,因之后人称之为越女剑。阿青以猿公剑教授三千越甲,后吞覆灭吴国。

    通背拳,乃司徒玄空所创二十四式修真法,效猿之长臂为形,仿猿之灵快为意,化而成拳,故名曰通背拳。

    通者,通达也,非神而不能通,非化而不能达,神化之功,方得通达之妙;乃通三关,达九窍,贯通十二周天之意。三关者,三田也。背者,脊背也。通背者,力由背而发,督脉在背之正中,统领诸阳经。头顶项领,阳长阴消,下气上达,背气乃发,前手递出,後肘回撞,气由背过劲摧肩,背筋通达劲贯手。任脉在前胸腹之正中,统领诸阴经,阴气前收,丹田内转,阴阳转化,神气贯通矣。

    通背拳强调技击,讲究手c眼c身c法c步协调统一。初学先操手法,再辅以各项基本功,诸如“活臂法”c“活腰法”c“活胯法”c“活膝法”等,后从“圈手”“掸手”c“斩手”逐步练习招式,招式计九九八十一式,结合眼c法c步法,端的是变化无穷。眼法乃辅助手法之要,于招式训练中,对眼法之要求最高。

    所谓“眼法”,即行拳走架,推手撒手,运拳使兵,眼与各招式,乃至精气神意,恰当配合,乃合理运使之法。眼法之要旨为:定势团神聚目,目随势注,走势眼随拳动,拳到眼到,目似闪电c手眼相随,头颈灵活头眼迅捷,左顾又盼c上瞻下视c前后环视,运转自如。手眼相随,手到眼到,一招一式与眼法需配合得当,将拳之内旨化诸于外,使得拳法富有生气,展示出拳术之威力。

    身法乃劲法之基,可谓无身法之招,即便有力亦非拳之力,能出力而非可得借力,于争斗之中,易力不从心c体力透支,非可持久也。通背拳之劲法,乃是身法强化,招招之间惯连,依靠身法过渡,此亦身法之用也。

    用法之范围广泛而具体,先是每招每式间之配合法门,攻有“醒门过步法”,防有“懈门惊赫”法,亦有贯穿攻防之“收神惊赫”之法门等等,不一而足,皆是用途广而实战强之步法法门,乃通背拳技击之核心。

    武界历来就有“传拳不传步,传步打师父”之说,可见步法之重要。勿论拳上脚下练功夫再好,如若无灵活多变之步法相配,则难以接近对手,与之战则亦难取胜。常言道“百练不如一走”,习得灵活多变之步法,既可化解凶猛攻势,亦可寻机出奇制胜,转危为安。

    此外,于进c退c闪c躲之中,保持中心稳重,更需要步法相佐,以达“步到手到,出招见效”之果。

    通背拳之步法,博采古今武界步法之长,兼收并蓄,有“太极步”“两仪步”“三才步”“四象步”“五行步”“七星步”“八卦步”“九宫步”“十全步”等等,变化无端,不可赘述。左慈据其师所授,采众家之长,结合道家太极c阴阳c易术c变化等势创造得通背拳之步法,仅凭步法,称左慈谓大宗师亦不为过也。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