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山中无日月(三)(第1/2页)  吕布之霸王在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左慈,乃修道之人,尊奉的乃是元君,以老子为师,对吕布不作强求,所学所授,讲究“文武相济”,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语出《礼记·杂记下》子问子贡),既修文武,又宽严相济,不废张弛。

    左慈教授吕布之文,有四书五经,更有诸子百家之;四书五经以《论语》c《诗经》c《周易》c《春秋》为主,左慈以自己之学习之法c心得体会皆授于吕布,毫无私藏,因其为修道之人,对《周易》研习之精,时几无出其右者。诸子百家之中,左慈又以《商君书》c《韩非子》c《鬼谷子》c《六韬》c《吴子》为主教授吕布。本朝司马公《史记》c汉书》c《后汉书》亦有讲授,有更多书籍,为吕布课业之余也。说也奇异,左慈一修道之人,所学之博,藏书之丰,冠绝当世。

    “孔丘,字仲尼,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尼山镇境内),春秋末人。孔丘首创私人讲学之风,乃儒学之祖,曾帅弟子周游列国十数年,修《六经》。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其言行及其弟子之言行记录,整理编成《论语》。”

    “我朝武帝治世,以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为基,行‘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之事,儒学更是日益昌盛。”

    “自此自后,孔丘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乃公认最博学者,实为圣人c至圣c至圣先师c万世师表,后世对其敬畏c尊崇之意,溢于言表,无法尽言之。”

    “《论语》乃由孔丘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成书,记录孔丘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反映孔丘之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全书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集政治c伦理c道德及教育等为一身,与《大学》c《中庸》c《孟子》并称‘四书’,与《诗》c《书》c《礼》c《易》c《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c492章,首用‘语录体’,是吾朝尊崇并传扬之著作也。”

    左慈对吕布之教授当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从《论语》之成书,到内容c思想,甚至到对成书后深远之影响,一并教授吕布,使吕布如痴如醉。左慈深知“师父乃引导”之道理,适当给于吕布以实例讲解,主要赖以吕布自修,如遇有惑则问之以答,使吕布进步神速。

    不知觉间,年余已去,左慈便再授吕布《韩非子》。

    “《韩非子》乃韩非逝世之后,后人编纂而成。韩非,战国时韩国新郑(今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人,韩厘王之子,荀子门生,李斯师兄。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韩非文章出众,李斯亦自叹弗如。韩非之学说,源于道家黄老之术,《韩非子》中,《解老》c《喻老》等篇,集中述志韩非之说。因目睹韩国积贫积弱,韩非曾多次上书韩王,以求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c养非所用c用非所养之状,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则认为是佞臣不容,即‘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后韩非便退而著书,终致《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篇问世,乃是最得老子思想精髓之人。”

    “韩非之著述传到秦国,被秦王所赞赏。不久,因秦国攻韩,韩王不得已起用韩非,并派其使秦国。秦王因喜韩非,而留其于秦。后与李斯相攻讦(jie,揭发),并阻秦国灭韩,为嬴政所关押,死于狱中。”

    “韩非子其文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平中见奇,耐人寻味且警策世人。韩非之《孤愤》《五蠹》《说难》《说林》《从内储》五书,十万余言,字里行间,叹世事之难c人生之难,阅尽天下,令人感怀万千。”

    “韩非子创立法家学说,将商鞅之‘法’,申不害之‘术’与慎到之‘势’集于一身,将老子之旨与法融为一体,其人虽为秦王所不容,其术却为亲王所纳,终至秦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