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的范畴。关于判断是非、检验真伪 的标准,墨子提出有名的 “三表”法,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 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从而把事、实、利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排 除主观臆断,否定先验论,但具有狭隘经验论的局限。 后期墨家承认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人通过感官来认识它们(“以五路(五 官)知”)。但后期墨家认为只凭感官“接物”是有局限的,还必须有“心” (头脑)的察辨作用。并且,他们把人们的知识分为三类:“闻知”(由传 授得来的间接知识)、 “说知”(察辨、推理)、“亲知”(直接经验)。 他们提出名、实、合、为四个概念、强调 “名(名词)实(事物)耦(合)” 才能成为真知,而且必须为 (志行),这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手段。后期墨 家还提出了 “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等重 要的逻辑命题。 五、五行、yīn阳八卦说 五行、yīn阳、八卦是具有鲜民民族特色的范畴、思想。 关于五行的思想,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尚书洪范》载“鲧鄄洪水, 汨陈其五行”,又 《尚书甘誓》载:有扈氏“威侮五行”。箕子把五行作 为洪范九畴的第一条给以阐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 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稿。润下作咸, ① 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这是先民在治水平土的生产 活动中对自然的现象、xìng质及人和自然关系的初步观察、总结而产生的唯物 主义思想萌芽。夏统治者为巩固并占有治水平土的成果,把 “五行”列为根 ① 《儒效》。 ① 《尚书洪范》。
----------------------- Page 57-----------------------
② 本大法,专门设立管理水、火、木、金、土等五个部门的 “职官五正”。西 ③ 周末年,史伯提出 “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把这五种 物质视为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以说明物质世界的起源及多样xìng的统一,探 求事物间的相互关系。春秋时产生五行相胜的思想,晋史墨以 “水胜火”预 断战争的胜负, 《孙子虚实》篇云:“五行无常胜”,认为五行之间是相 克的。战国时“五行说”颇为流行,有“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和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的观点,说明五 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其合理因素对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的发展有一定积极 作用,但也常被一些思想家,及迷信活动神秘化。yīn阳五行家被视为“六家” 或 “九流”之一。其中有以yīn阳五行说为理论基础来解释季节变化和农作物 生长的规律,以春夏秋冬四时配东西南北四方,认为四季的变化由五行的盛 衰决定,其代表文献有 《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邹衍是把 yīn阳五行说进一步系统化的思想家,但他把此说推广到政治上,提出 “五德 终始”的思想,把朝代更替视为五行相胜的结果。yīn阳家把自然、天象与社 会、人事牵强附会在一起,谈论吉凶祸福,是错误的。 y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