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再回青城四(第1/3页)  祝长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青城的傍晚格外美,日晖半拉在远处水面上,层层染了过来。就像透过一层薄薄的红纱,抹在女子面颊上的胭脂,熏染在云锦上的桃红一般,显山显水显奇观。

    城东的苏府,大门高挂两盏大红灯笼,喜气洋洋,站足了人观礼。唢呐锣鼓的声音从街那头传来,就见身穿红袍的新郎官慢悠悠地带领着墨车,彩车,从车,奴仆来。有两三个调皮小孩穿梭在迎亲队伍中,主人家也不恼反高兴,因青城习俗来说,穿梭的小孩越多便寓意喜迎贵子,所以热闹得很。

    那乘墨车的程家二郎君面相清秀,眉眼如玉,看着倒是个老实忠厚的人,虽说是纳个妾但也是依着正妻的仪仗。这些人就得说苏家玉娘子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嫁这么个好郎君。

    苏府新娘屋内,新娘著大红的彩饰凤衣,梳流云戴六支鎏金步摇,手握鸳鸯纸扇一把将面容遮去,向南站在屋中,身右是乳娘,再后面是女随从则著黑白相间的外衣。

    待迎亲队伍在苏府大门处停好,苏府老爷夫人便亲自出来迎接,进大门至大堂中,新郎官向岳父行稽礼的大礼后,新娘子就步步生莲的出来至东阶上的阿爹前去。

    苏府老爷看着红装的女儿就要嫁到他家为人妇,心中难免不有点感怀。虽说是告诫的话,也是说得老泪纵横。“今后要时刻小心c恭敬c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素净的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玉娘子再来到西阶上她苏夫人跟前,苏夫人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梅红的带子,并接上佩巾,表情自是一副属外人的欣慰。这苏夫人自然不是玉娘子的亲母,露出这般表情也是不为过,便拉着玉娘子的手细声细语地告戒道:“勤勉c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

    随后,新娘子便跟随新郎官下堂来到大门处,新娘子披上女随从递来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新郎则接过驾车的带子,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便将车子交还给驾车的,自己先乘坐墨车走,到自己家门前去好迎候新娘。

    观礼的人群里,祁嬴半圈着祝长安以免被人群挤掉。这两人一黑一白,除了祝长安发鬓边斜插的淡黄色茱萸花,就无其它颜色。沅跟阿笺站二人身后,一个眼观八方警觉得很,一个低拉着头脸红得跟那大红灯笼似的。

    “阿笺可想嫁人?”祝长安目睹着彩车远去见不到影,好似安心的扭头便见那阿笺此番模样,不免是忍不住要羞她。这不,话刚落,阿笺脸就要红得滴血,很不得找个地缝钻了去。祝长安就更来劲了,瞟了一眼木讷着脸警觉的沅,道:“沅跟阿笺倒是蛮搭的。”

    沅木讷死板,阿笺虽有些约束但还是有些嬉闹。这两人搭在一处去,定是一番滋味。

    头顶传来祁嬴一声轻笑,应和道:“我也觉着蛮搭。”

    “四娘子这般说我也就罢了,连大郎君你也同四娘子取笑我。”阿笺这东昭女子害羞的姿态学得像模像样,拎着衣袖角,那嗓音都能捏出水来。若问从哪学的?自是祝长安的那些戏本子里。

    至于一旁的沅,自是习惯祝长安这般,已无害了。

    人群散去,苏府门外除了放尽的鞭炮纸屑和高挂的大红灯笼,已是闭门谢了客。

    祝长安等人也就朝青城最热闹的那条街去了,听说玩兔儿灯,猜诗词,画灯笼这些,祝长安还是比祁嬴这些京都人懂得多了多。不大会儿,沅和阿笺就满怀祝长安嬴的胜利品,祁嬴手里还提了一盒春雨阁自制四馅月饼。

    祝长安虽空手空脚的走三人前方,但面颊上已是起了一层薄薄的细汗,着实是好久没今日这般高兴就打算把这条街玩上一边再回去。穿梭在个个小贩摊前,衣裙飘飘晃眼如嫡仙幻化,留得祁嬴一双眼睛粘在祝长安身上,撤都撤不回来。

    记得初见祝长安是荷庭外她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