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捕捉不尽的身影 第二十四章:再见,土耳其(第1/1页)  发现新大陆之左边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傍晚,陆兆莱夫妇和郭燕要与我们告别了,他们要乘坐另外的航班飞往欧洲。十几天的朝夕相处,大家自是很有感情,集体的熊抱之后还是要分开,我们在车窗前一个劲挥手,陆兆莱和郭燕在车下忽然做出“麦浪滚滚”的动作,一股暖流涌上每个人的心头,这幅画面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旅途中的友情总是伴随着美好的回忆,我们相约北京见。

    夜幕降临,去往机场的路上正值伊斯坦布尔的下班高峰,车队尾灯闪烁,长龙般踯躅在中心街道上。这反而有时间让我们最后看一眼这个城市,用心把她镌刻在心中。

    土耳其,一个多元而包容的国家,伊斯坦布尔,一个现代而古朴的城市。今天,当这个国家在教和东方的框架内,努力接受西方式的经济学和自由主义之时,整个民族大胆地展望一个新的未来:土耳其已不仅作为东方与西方的分界线和缓冲地带,而是作为两者之间的桥梁重新出现在世人眼中。同时,新一轮的“入侵”已经开始。这种“入侵”比以往更为友好与短暂——每年大约有700万人为寻求温暖的海洋c壮观的景色c古老的历史回音c美味的食品和亲切的问候而来此逗留两周。这次,这个饱经战乱的古国敞开双臂大声回应这种“入侵”——h一sldiz!欢迎到土耳其来。

    飞机冲上云霄,把灯光中的城市甩在身后,也把我们留恋的目光留在伊斯坦布尔上空,然后,昂然向东方飞去

    短短两周的文明巡礼,我们每一个“入侵者”,虽然捕捉不尽她的身影,但都已满载着土耳其的慷慨馈赠,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已足够我们享用与回味了。

    后记——

    我从小就特别羡慕能写的人,原因是我不能写。每当我吭哧半天好容易写出一篇作文,都会越发感慨写之不易,并无比钦佩那些一挥而就c妙笔生花的同学。

    因为数学比语文更差,为改变命运只好学了中文。学了之后才更加清楚不是拿了文凭就能当作家的。

    工作中不断遇到要写的事情,因为误读过中文系,老被理所当然地派上写字的事情,而我每一次稿子,不夸张地说都是“呕心沥血”才勉强完成的。因为下了功夫,文章总还说得过去,于是,我就像瞿秋白被误推上政治舞台一样,总被误解是个能写的人。写字,给我带来很多痛苦,所谓创作的快乐一丢丢儿也没有享受到。

    好容易退休,觉得终于摆脱了写的烦恼。没成想一篇《四个人的旅行》又把我定了位。我每一次推脱都是真诚的,可明明是心里话,自己说着都不硬气。可不,你学的是中文,干的是编辑,这儿那儿的获奖,说你不能写,挤兑谁呢?唉,半辈子带着不属于自己的“顶戴”,总有枉为的愧疚。认命吧!

    土耳其之行,我是真不想写,不好直接拒绝,于是,出了个全民征文的主意,如果大家都犯懒,我也好就坡下驴不是?又是没成想,稿子齐刷刷地上来了,我再一次被将在死角。而且,因为英国之行没写游记,老朋友郭旋已经跟我叽歪了两年,这次她看我又在推脱,就十分严肃地正告我,小心我跟你掰了!辛苦事小,失去一个十来年的朋友却兹事体大。

    于是天天点灯熬油,打坐苦练,又开始了“呕心沥血”的炼狱生活。

    这中间牺牲了我的每周一歌,三天一泳和所有娱乐活动。茶不思饭不想,还老跟小熊发脾气,弄得家人都躲着我。心说“作家”要都这德行,那莫言的家属还活不活?

    终于写完了!好与歹不说,总是一篇完整的作业,算是对大家过高的期望有个交代,也未破了我办事有始有终的惯例。这下郭旋说不出“断交”的话了吧,哈哈。

    笔趣阁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www.biqugedu.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