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六章 缅北动乱的原因(第1/3页)  山下的武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昼行夜伏,累了就睡,渴了就喝。丢了火蟾蜍,河农归家的心懈怠许多,大大放慢了脚速。

    本来嘛,火蟾蜍在手,有点归家的盼头,回去后,立马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修炼火蟾之心。

    现在,什么都没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搞到的火灵草,好容易才捉到火蟾,又被它逃了。

    河农不甘心啊,在放出火蟾的一瞬间,有想过把它再捉回来。没想到火蟾发出耀眼的白光,根本张不开眼。河农只好作罢,趁乱逃跑。

    后面发生的事,河农不知道,他只当火蟾跑丢了。至于,火蟾被华夏人得到?压根不可能,火蟾温度极高,华夏人没有蚕丝麻袋,拿什么装下火蟾。

    火蟾一逃,犹如泥鳅入海,再也捉不到。

    “该死的华夏人。”河农不知在心底诅咒了多少遍唐周。

    “喷嚏”后面追击河农的唐周,一个劲的打喷嚏,是谁这么恨我?再一打量前面的河农,这货又开始踢树踩花,唐周明了。

    唐周身穿虎皮衣,追了河农三天三夜,他睡唐周也睡,他走,唐周过一会再走。这货的速度实在太慢,睡了大半天,他才走了这么点距离。

    一路上唐周见得最多的,就是河农嘴里嘟囔着什么玩意,然后恼怒的踹树,破坏花草。

    现在,河农又在前面踹树,唐周已经司空见惯,坐在树枝分叉上,等待河农发泄完再继续赶路。

    这一天,唐周像往常一样跟在河内身后。眺望远处,发现炊烟寥寥直上,密林变成了平地,偶尔传来两声卡车碾地的声音。

    山河意释放,感知到后面有几辆卡车,卡车上有不少拿枪的缅甸人。唐周打起精神,很有可能到了糯康的老窝。

    河农上了一条大路,唐周没有跟上去,潜入森里。他这一身老虎皮,走在路上太过惹人眼目,还是森林里保险点。

    卡车轰鸣的声音,越来越近,唐周已经能看到卡车的模样。卡车轮胎上沾满了泥水,每转动一圈,上面的泥都会像炸开的爆米花,飞向两边。

    河农没有再走,站在原地对着卡车招手,“停下,停下。”

    开车的司机认识河农,河农是糯康老大身边的红人,卡车停在河农面前,卡车副驾驶位的士兵,使出脑袋“河农大人,您怎么会在这?”

    河农不想旧事重提,直切正题“载我一程,我正好回去。”

    “好嘞。”副驾驶位上的缅甸人跳下车,为河农腾出位置,他与后面车厢里的士兵挤在一起。

    卡车徐徐启动,沾满泥水的轮胎重新滚动起来。

    卡车上的士兵是克钦邦势力驻扎在北部的军队。罂粟熟了,糯康正在集结各部的军队,保护今年的罂粟,正常收割。

    缅甸北部,每年的这个时候,都要发生战争。因为北部各民族祖居山林,交通不发达。各势力谨遵祖训,形成旁亘交错的大小军阀。同华夏国封建王朝初灭之时的情形一样。

    各大小军阀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不服从缅甸政府的管制。既然不服从政府的管制,政府自然不会给这些军阀好果子吃。

    缅政府掐断了北部的经济与交通,缅甸北部的人不许与外界通商,无路可走的缅甸军阀,只好走上暴利的毒品这条路。

    说起来缅甸北部的军阀与华夏国的关系源远流长,这些北部的缅甸人也算是流着华夏人身上的血。

    最开始的缅甸北部,是华人现存为数不多的海外政权一一缅甸掸邦四大特区

    掸邦位于缅甸联邦东部,面积15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缅总面积的1/4,是缅甸14个省c邦中最大的一个。全邦人口372万余人,由52个镇区和1932个村组组成。掸族是主要民族,与华夏国的傣族,泰国的泰族是同一个民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