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章 古老神圣的祭祀(第1/6页)  守望中的草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苍狼白鹿戍敖包,

    一生戎马骨气傲。

    扬鞭挥指腾格里。

    蒙誓还我旧都朝。

    一切的祭祀习俗均源于崇拜。gz的崇拜礼仪内容颇多,形式多样。原始宗教的萨满教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对动物图腾的崇拜。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崇拜和祭祀天地日月c山川河流等自然的神祗。

    祭祀敖包,是古老神奇的蒙古高原上最常见而且最神圣的祭祀活动。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呦,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敖包”一词,因《敖包相会》这首优美动听的歌谣家喻户晓,传遍大江南北。

    “敖包”是蒙古语,汉意为“堆子”,此外,它也作“脑包”c“鄂博”的称法。

    史书记载,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时代,每逢大事或征战时,都必定亲自到神山脚下,摘帽挂带,虔诚祈祷,以求苍天保佑。

    在古代游牧于北方草原上的鲜卑人,就以石块堆成敖包来作为道路或牧场边界的界标。久而久之,蒙古人就将其演化为祭祀天神c自然神或祖先c英雄人物的祭坛。

    在广袤的ng大草原上贡奉的古式敖包,多数都是就地取材,用石块c柳条等堆砌而成的塔型敖包。其垒建形式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风格。建敖包时一般都选择山顶c隘口c湖畔c路旁c滩中等特殊而易见的地方。虽然各地敖包的形状不同,规模各异,但现存敖包的模式,一般都是在圆坛上,环叠三层石台,基础宽广厚实,往上渐小渐尖,顶上竖起一柱高杆,杆端有铁矛一柄,其下承一铁盘,盘上缀有近似苏勒德的马鬃作的垂缀。敖包的顶饰多为佛庙顶的甘珠尔般圆顶,在中心柱杆周围多用柳条树枝装饰,敖包的东c西c北则各竖三根木杆,分别刻有日c月c云图案,用彩带与中心相连,彩带上习惯悬挂哈达c风马旗幡之物。敖包的向阳处设佛龛和香烛坛。

    除此之外,敖包还分单体敖包和群落敖包。据史料记载:“古时称作三敖包,分别代表天c地c人加以贡奉。进而演变为七个,代表七曜”一说。自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来,对敖包的形式内容曾作过一系列改造和革新,增添了与佛教相关的哈达c禄马旗幡c佛龛c蛀香等饰物和祭祀内容,对原有的各种敖包和礼仪内容也重新作了解释。例如将七个敖包称为七星敖包,把中间最大的敖包视为浩日模斯特腾格尔(即长生天),其余的称为其护卒。

    敖包祭祀,一般分为血祭c酒祭c火祭c玉祭四类。血祭,就是杀羊宰牛,向敖包贡献牺牲。酒祭,就是在敖包上泼洒酒水c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燃起柴薪,将肉食c奶食c柏枝等投入火中焚烧。玉祭,就是将珠宝或硬币之类撒到敖包上。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之后,祭敖包时一般都有喇嘛活佛们参与和主持祭祀礼仪,因而他们认为血祭污秽而造孽,力争想以奶食c奶酒等素贡物代替“血祭”。但是未能如愿,至今还有个别地方仍按萨满教的礼仪祭祀着敖包,比如今天的乌拉特地区,仍用原始的方法将公牛或公羊宰杀,用其皮做成皮筋缠绕敖包,将肉焚烧的形式来祭敖包。

    敖包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变化,成为了游牧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gz所祭祀的敖包,名称生动有趣,形状多种多样,星罗棋布。

    总之,在辽阔的ng草原上有多少敖包,就有多少美丽的传说。红格尔敖包亦有美丽的传说。

    印象中,那是小蒙克第一次跟随爷爷去祭祀红格尔敖包。那一年,他刚好九岁。按照gz将“九”视为吉祥数字的习俗讲,那一年的蒙克已有资格去敖包山参加祭祀的活动了。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大祭祀活动。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三,正值希拉穆伦草原水草丰美c牛羊健硕的季节。一年一度的敖包祭祀仪式也会在这天雷打不动c周而复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