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草原上的“金马桩”(第1/3页)  守望中的草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是一首录入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本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大多数的中国人都是循着这稚嫩的童声,对草原有了最初的认识。

    这首妇孺皆知的诗歌,大气磅礴,粗犷雄放,刚劲有力。

    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满眼的青翠,无边无际的天宇,如同毡帐一般笼盖草原,微风吹拂,健硕的牛羊从丰茂的草丛中显露出来,波澜壮阔的场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机。

    每读这首民歌时不禁使人心胸开张,情绪酣畅,油然涌出一股豪迈之气。然而在这浑浩苍茫的古老歌辞背后,鲜为人知的是,远在1400年前,当这首民歌被收录进史书中时,它却是一首战歌。

    苍凉的嗓音唱着如画的故土,回旋在草原的上空。

    当鲜卑的勇士在这首民歌的鼓舞之下,一次又一次紧撰长矛为了守护歌中的这片美丽的草原冲锋陷阵时,他们虔诚守护c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犹如这首民歌经久不衰的传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公元1世纪前叶,世居dxal深处的鲜卑部落一个名叫“推寅”的酋长,为了打破世代被大自然束缚的命运,他敢为事先的带领着他的族群勇敢的迈出了出世和入世的第一步。

    鲜卑人走出世代居住的嘎仙洞,走出大山,走出林海,放弃旧有的生活习惯,走向外部的崭新世界。

    从此,在中国的历史上一个神秘的民族一鲜卑族诞生了。

    他们以他们独特的文化和智慧在之后的历史长河中“乘风破浪”崭露头角数百年。

    他们缔创了“一镇出三帝”的神话,创造出龙门石窟c云岗石窟这般的世界文化瑰宝,更是在塞北的草原上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朝代一北魏。

    公元48年,柔然大举侵犯草场c掠杀牛羊。鲜卑人为了守护这块肥美的草场奋起反抗。

    鲜卑大将高欢,他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由于娶了鲜卑贵族的女儿为妻,于是自己索性也便取了个贺六浑的鲜卑名字。

    贺六浑率领十万大军进行殊死抵抗,双方战争进入了僵局,僵持日久之下,众将士长吁短叹,军心不振,贺六浑见状,为了安定军心,鼓舞士气,大宴全体将士,酒宴上,他命斛律金大将歌舞助兴。

    但见斛律金长剑出鞘,且醉且舞,只听得雄壮激越的《敕勒歌》在大帐内盘旋,帐外风萧萧,野茫茫,众将士一时心酸,不觉泣下。

    战后,斛律金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不禁感慨万端。

    他按照古老的传统,将一块块浸满鲜血的石头堆积成山状。他们把俘虏的敌人头领呼和布都带到堆起的石堆跟前,打算用他的血祭奠在天的亡灵。

    手下士卒将呼和布都跪倒之后,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不禁然,他却仰天大笑道:“我是天狼神的后代,没人能杀得了我。只要河水断流,苍鹰绝迹于苍穹,这片草原终究是躲不过天狼神的诅咒。”

    一股血柱洒溅在石堆上,一个伟岸的身躯顺势倒在血泊里。

    斛律金祭奠完事后,起身回想着呼和布都临死前发出的诅咒和他那双自信得意的眼神,不禁满怀担忧的远眺着眼前的这片草原,感慨的跟随从说道:“我们要把为了守护这片草原而失去生命的将士铭记于心。不论到什么时候,河水不能枯,苍鹰不能绝,我们的后代要誓死守护着这片草原。”

    斛律金自我安慰的不让自己去相信呼和布都的诅咒,可是毕竟他是柔然最著名的巫术师。

    斛律金矛盾的做着思想斗争。

    或许是宁可信其有的不自信原因吧,在班师回朝后,斛律金毛遂自荐的当上了这片草原的戍卫将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