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5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是可以理解的,清廷当时在西藏的驻兵只有五百。在出兵之前,廓尔喀指责西藏卖给他们的食盐中掺有沙子,这个可能是事实。食盐是官家垄断行业,为了追求暴利,官员们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藏民反击说廓尔喀银币里也掺了假,双方展开了骂战。

    廓尔喀人骂不过,直接抄起武器,往西藏挺进。俗话说君子动口不动手,廓尔喀人显然不是什么君子,他们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占领了西藏聂拉木等地。驻藏大臣庆麟得知这个消息,极为震惊,震惊过后,赶快向京城报警。报完警后,庆麟就等着清廷的援兵。

    乾隆对此高度重视,调遣四川提督和成都将军率兵进剿,同时还派理藩院侍郎巴忠前往西藏,就在清廷大张旗鼓谋划征讨廓尔喀的时候,西藏地方政府却私下里和廓尔喀达成协议,答应每年给廓尔喀三百个元宝。听到元宝,廓尔喀动心了,答应归还占领的地方。就这样,见钱眼开的廓尔喀军队从西藏撤走了。

    钦差大臣巴忠来到后,发现情况突然变成了这样,大家都很尴尬,扑空了咋办呢?如果向乾隆如实汇报的话,岂不是要无功而返。所以,巴忠私下里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协议,共同蒙骗乾隆,说是清军击败了廓尔喀军队,还说廓尔喀国王已经臣服,要向清廷进贡,并请求乾隆授予他王爵。

    这样的弥天大谎都敢编,不得不佩服巴忠的胆量,他胆子大到都不考虑圆谎的问题。

    西藏地方政府虽然用私了的方式让廓尔喀撤军,但也埋下了隐患,每年三百个元宝,对于经济拮据的西藏政府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结果,这成为廓尔喀第二次入侵西藏的理由。

    乾隆五十六年六月,廓尔喀照例向西藏索要三百个元宝。西藏地方政府说:缓一缓吧,我们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廓尔喀军队荷尔蒙正处于过度分泌状态,你说缓一缓,不仅他们的荷尔蒙不同意,连理智都不同意。廓尔喀国王说:耍我,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次入侵比上次规模更大,占领了班禅额尔德尼的驻地日喀则。驻藏大臣认为保命要紧,带着班禅逃到前藏。他们这一逃,廓尔喀军队大肆洗劫日喀则,将乾隆赏赐给六世班禅的财物一洗而空。

    乾隆很生气,让四川总督阿辉和成都将军成德出兵讨伐,可惜这两人是庸才,久战无功。乾隆只好再让王牌元帅、两广总督福康安出马,同时让勐将海兰察辅助福康安。

    福康安身份尊贵,但是一点都不娇嫩,一路跋山涉水,不畏艰险翻越喜马拉雅山。到达拉萨后,福康安稍作休息,便领兵赶往后藏,在冰天雪地之中和廓尔喀展开激战。廓尔喀在名帅福康安和名将海兰察面前,变成了一群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五十七年五月,福康安收复了所有失地。接着,福康安乘胜追击,进入尼泊尔境内,打到尼泊尔的都城加德满都下。廓尔喀国王低声下气,请求福康安撤军,说以后再不敢造次了。

    福康安要求廓尔喀归还从西藏抢走的财物,并释放所有的人质,向清廷臣服,每五年朝贡一次。这是乾隆十全武功中最后一次,这次战争确实打得还不赖,但如果不是有福康安这样的统帅,战争不会这么顺利。可以给这次武功打八分,不过这次武功更多的是福康安的武功,乾隆作为最高领导者,成功的地方在于用人正确。

    乾隆“十全武功”累计用兵五十万、耗资一点五亿两白银。虽然“十全武功”有很多让人诟病的地方,但还是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在乾隆全盛时期,中国版图达到一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

    第七章 乾隆反贪“风暴”

    更绝的是甘肃省冒赈的事情bào发,乾隆让李侍尧和阿桂查办此案,用贪官来反贪,乾隆可谓是深谙以dú攻dú之道。李侍尧本身是一个贪官,对于贪官的伎俩可以说是了如指掌,很快就把这个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