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0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不过他看到了一个本质xìng的问题,就是两者都是邪教)。根据新柱的说法,老官斋教是由浙江处州府庆元县姚姓远祖普善传来的,普善留下了《三世因由》一书,书中说初世姓罗,二世姓殷,三世姓姚。他们都是天上的弥勒佛化身的,号为无极佛祖。男女老幼都可以加入这个宗教,不过必须吃斋,凡是教徒,都必须用普字作为教名。

    乾隆初期,庆元县姚氏后人姚正益每年都会来福建传教一次,刚开始的时候教徒不多,后来人数越来越多,教徒们都把姚正益奉若神明。

    这些教徒们自号老官斋教徒,经常聚在一起吃斋,地方官当时没在意。后来,他们的声势越来越大。乾隆十二年十一月,斋明堂首领陈光耀搭建长篷,聚集大量乡民,大家一起点烛念经,引起了地方官的不安。事情告发后,官府派人把首领抓住。

    这事发生后,各堂的堂主都惶惶不安,担心牵连到自己。于是,一些首领居然商议劫狱。其中,有一个叫宋锦标的教徒,他的妻子严氏是一个女巫,自称能通神。她竟然扬言受到祖师的感召,弥勒佛降灵到自己身体上,准备治理乱世。这样一来,很多教徒深受鼓舞,他们搜集各种兵器,还模仿政府军设置了元帅、总兵、副将、游击、守备、千总等军衔,每人头上裹一块破布,正式拉开暴乱大旗。

    几千名教徒就这样浩浩dàngdàng地直奔宁府城,最先告诉官府老官斋教徒叛乱消息的是一个叫张国贤的布贩子。当时,张国贤经过县城附近,被教徒扣押。幸亏张国贤机灵,中途逃出,匆匆赶往府城,向知府徐士俊禀报。徐士俊觉得张国贤是大惊小怪,太平盛世怎么可能有暴乱,一定是张国贤弄错了,那些教徒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什么的。后来收到官兵报告,徐士俊才知道这一切都是真的,立即派遣官兵镇压。

    这些教徒毕竟只是一些乌合之众,官兵一来,轻易就把他们打散。许多教徒往山里窜,结果官兵进山捉拿了三百多人。

    事情报告到乾隆这里,他不但没有赞扬徐士俊弹压有功,还将他撤职,理由是:邪教创建斋堂,发展到图谋不轨,作为知府平时不注意防范,导致酿成事端,理应承担责任。

    对这次bào dòng,乾隆非常关心,当他得知为首的魏现逃脱后,指示地方官一定要把此人缉拿归案,乾隆说这个犯人的情节特别严重。对于其他教徒,乾隆也主张从严处理,多杀几个人,让jiān徒们知道畏惧,有助于维护稳定。

    后来,官兵在深山老林中将魏现抓捕。在处理此案过程中,乾隆一反往日的宽大,定了六等罪:首犯凌迟处死,助谋斩立决,宣传邪教蛊惑愚民的处以绞刑,被胁迫的犯人充军,知情不报的流放,不知情的教徒暂缓处理。

    结果,一人被凌迟处死,四十九人斩首,九人被绞死,一人绞候(有待进一步审理),发配充军的八十八人,杖责有九十九人,罪犯家属入奴发配的有十九人,还有几十人或自杀,或瘐死狱中。

    这个案子的处理是非常残酷的,从中可以看出乾隆的统治思想,仁政只是表面文章,治国根本还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次bào dòng虽然规模小时间短,但是给乾隆的冲击很大,他觉得这些乱民真是不知好歹,实行仁政他们反而得寸进尺。随后,乾隆决定清查邪教,将老官斋教全部关门大吉。

    清水教大劫

    乾隆三十九年,被历史学家称为盛世转衰的转折点,这一年也是多事之秋。

    自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中原大地再也没有bào发大规模的战争,一百年的平静积累了大量的热能,终于在这一年bào发。

    这事还得从乾隆三十七年春天开始。自从乾隆先后以铁腕取缔大乘教和老官斋教之后,民间的地下宗教更加隐秘,教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