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6 章(第1/4页)  大清风云全8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部的顾实汗子孙,顾实汗是成吉思汗弟弟的十九世孙。桑结企图通过噶尔丹的力量赶走和硕特部落。康熙第一次亲征噶尔丹之时,桑结嘉措曾经派遣济隆活佛到噶尔丹军中诵经;噶尔丹战败后,济隆活佛又以讲和为由拖延时间,让噶尔丹得以逃跑。

    正是在这期间,发生了真假达赖之争。

    真假达赖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清军在昭莫多打败噶尔丹。在缴获的物品中,康熙发现了桑结嘉措和噶尔丹jiāo往的文书,此外,还从投降的战俘中得知五世达赖早已圆寂。

    八月,康熙派人持敕书到西藏,揭露桑结嘉措勾结噶尔丹、欺骗朝廷的罪行。使者来到后,要桑结嘉措就以下四个问题作出答复:一、五世达赖早已去世,为何不向皇帝报告?秘不发丧到底是什么意思?

    二、为何要跟噶尔丹狼狈为jiān,帮助噶尔丹搞分裂活动?济隆活佛为何不但不阻止噶尔丹,反而为噶尔丹诵经助威?噶尔丹战败后,济隆活佛为何用缓兵之计让他逃走?应立刻将济隆活佛送到北京来。

    三、五世达赖圆寂后,为什么不让五世班禅主持事务呢?清廷邀请五世班禅进京时,为何恐吓班禅说:“你这么做的话,噶尔丹将会击杀你。”请立刻让班禅主持政务,并让班禅进京朝觐。

    四、立刻将嫁给青海和硕特部的噶尔丹女儿送到北京来。

    康熙在诏书中毫不客气地表示,如果没有给上述问题一个圆满的答复,将立即发兵进攻西藏。软硬兼施是康熙的看家本领,在处理各种问题上他做得游刃有余,随心所yù不逾矩。

    桑结嘉措针对康熙的强硬,不敢不给出答复:一、五世达赖圆寂已经十六年,当时情况紧急,时运艰难,为了防止西藏地区发生动乱,所以才秘不发丧。现在六世达赖已经十五岁了,我们将在康熙三十六年为他举行坐床典礼,恳请皇帝在此之前对此事保密。

    二、济隆活佛确实有罪,我们已经革去他的职位,并抄没他的家产。我们一定会遵旨将他送到北京的,还望皇帝开恩,不要杀了他。

    三、五世班禅没有赴京不是因为那个原因,只是你们派出的使者说出了一些恫吓的言语,所以才没去的。关于班禅何日赴京,我们一定会详加讨论的,到时给皇帝一个圆满的答复。

    四、噶尔丹的女儿是在噶尔丹攻打喀尔喀之前嫁给博硕克图济农的儿子,他们结婚前噶尔丹还是一个很老实的人,所以他的女儿实在是无辜的,希望皇帝不要拆散他们,以免妻离子散,多不和好。

    康熙毕竟是一个明君,虽然他对桑结嘉措很不满,但是为了各民族的团结和友好,他还是做出了让步。康熙本着“不生事为贵”的原则,宽恕桑结嘉措的罪行。桑结嘉措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将济隆活佛送到北京。济隆到北京后,遭软禁病死。

    尽管得到康熙的原谅,但桑结嘉措已经无法控制住西藏的局面了。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正月,噶尔丹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便上疏弹劾桑结嘉措:“第巴桑结嘉措这个人在达赖死之后秘而不宣,分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企图……他诈称达赖之言,在喀尔喀中制造混乱,如此好事唯恐天下不乱的喇嘛,实在是自古未有。希望皇上能够明察,不要让法门受玷辱,请陛下dàng涤法门,使之干净吧!第巴这个人做的坏事当然远不止于此,他还徒刑班禅,派两个红帽喇嘛诈称是达赖的化身,第巴如此破坏法门清誉,实在是天理难容神佛共怒啊!”

    康熙对此并没有做出明显的表态,他很清楚,策旺阿拉布坦是在跟桑结嘉措争权,如果处理不好,肯定会引起麻烦。

    看桑结嘉措不顺眼的远远不止策旺阿拉布坦,和硕特部汗王对第巴也非常不满。康熙四十年(1699年),和硕特部的达赖汗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