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可怜又可恨的崇祯帝(第1/2页)  历史大不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崇祯皇帝朱由检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中有实权的末代皇帝中最受人同情的了。

    因为崇祯励精图治c勤勉政事苦苦支撑大明王朝十七年。所以人们普遍认为,造成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不是崇祯。只是明朝积重难返,无力回天。

    其实明末虽然弊病丛生,但也不至于这么快灭亡。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崇祯的错误施政,使大明王朝过快的灭亡。同情崇祯的人只是看到崇祯勤政c不近酒色的一面,可却忘了崇祯刚愎自用c刻薄寡恩c生性多疑c过于古板的一面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崇祯虽然勤勤恳恳,洁身自好有着优秀帝王应有的人格品质,但是却没有优秀帝王应有的雄才大略。没有雄才大略也没关系,但却频频失政却让他加速明朝灭亡也让他成为了亡国之君。他在执政期间共做了四件错事。

    一c过早的铲除魏忠贤

    铲除魏忠贤一直是崇祯被人所称道的英明之举,怎么能是错事呢?

    铲除魏忠贤看似英明实则愚蠢。魏忠贤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不可否认魏忠贤确实是一个非常称职的领导。他维护大局c知人善任c赏罚分明,在魏忠贤把持朝政期间,国内稳定,辽东任命袁崇焕主事。边关虽时有战事,但国家并无大的动荡,这和那些迂腐无能又沽名钓誉的明末文官相比,魏忠贤绝对是皇帝治国理政的好帮手。在当时的情况下,去掉魏忠贤无疑是自断臂膀。

    崇祯以为大明不振是因为阉党把持朝政,所以杀了魏忠贤,后来却发现肃清阉党并没有使大明王朝重振雄风,反而比之前更加混乱了。显然,问题不在阉党身上。崇祯后来对此是清楚的,这也是崇祯后期又继续重用宦官的原因。因为他也是清楚的,宦官比文官更可靠。

    宦官把皇帝当主子,因为宦官知道自己只能依靠皇帝,因此他们忠心耿耿。而文官却把皇帝当老板,老板死了可以再换一个。魏忠贤虽然权倾朝野,可终究还是个阉人,他是不会使大明灭亡的。从太监陪崇祯死,文官集体投降李自成就可以看得出文官是多么的不可靠。

    只是宦官因为生理缺陷总是遭人看不起而文官纸笔在手,掌握舆论撰写历史,所以宦官总是被描述的坏蛋透顶。所以人们“一致”认为,杀宦官除阉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其实未必,还得看形势而论。

    二c刚愎自用的实行错误的征税政策,引发农民起义

    “明亡于流寇”一句话道出了明朝灭亡的真正症结所在。没错,满清虽然骁勇善战是明朝的一个巨大威胁,但相比庞大的明朝毕竟实力逊色很多,即使在军事较量上屡占上风,但想要打到北京一举灭亡明朝则显然是不现实的。由李自成攻破北京可以看出,最终打败明朝的不是满清而是农民起义军。虽然农民军在后期大量腐化,被满清消灭继而取而代之,但农民军在明朝灭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而农民起义军正是在崇祯年间大量兴起的。

    因为气候原因,整个明末时期始终伴随着旱灾c寒流c蝗灾c水灾c鼠疫c瘟疫等,百姓原本就生活艰辛,可是崇祯不管不顾硬要从百姓身上搜刮财富。崇祯三年,强征“辽饷”,亩加征银三厘。部分农民不堪重负,纷纷暴动起义。

    面对农民起义,崇祯不得不采取镇压手段,可镇压又需要钱。所以,崇祯十年,明廷为镇压农民叛乱,开征“剿饷”,每年加派银三百三十余万两。后来又加派练饷,每年征银七百三十余万两。这样做不仅没有使农民起义得到平息,沉重的赋税让农民纷纷参与到起义中去,剿匪反而越剿越多,使明朝得不偿失。

    崇祯十年,兵部尚书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军的流动性,各个击破,最后歼灭。此举在两年内颇见成效。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遭遇洪承畴c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