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无奈的万历皇帝(第1/2页)  历史大不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万历皇帝朱翊钧干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那就是连续二十八年不上朝。这件事“彪炳史册”成为了万历皇帝的专利,也是万历皇帝“昏庸”的最佳见证。

    明朝自朱元璋c朱棣后,后来的皇帝一个比一个昏庸,有差点被宫女勒死的,有封自己为大将军到处作怪的,有连续几十年不上朝的,有喜欢干木匠活,爱上自己奶娘的。总之千奇百怪,奇葩频出。在中国各朝各代中都很难找到与之相似的朝代。要是以皇帝浑蛋程度排名的话,相信明朝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后世普遍认为“明亡始于神宗”,神宗就是万历皇帝。因为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为人努力为政勤勉,所以普遍遭到同情,人们难免有些为崇祯开脱把罪名都怪到万历头上了。但比起那些糊涂蛋皇帝们,万历皇帝似乎并不糊涂,更像是在装糊涂。“怠政”更多的是一种有意的无奈之举。为什么怎么说呢?

    一个皇帝要是真的什么都不干,那权力早都旁落了。可是万历虽然不上一朝,但明廷既无后宫干政也无宦官干政更没有权臣c奸臣摄政,万历皇帝自始至终都是大权在握的统治者。这足以说明,万历还是在治理这个国家着的,不上朝并不代表他不治国理政。

    万历皇帝既然治国理政,那又为何不出宫门c不理朝政c不郊c不庙c不朝c不见c不批c不讲。摆出一副万事不理的样子呢?原因有三。

    其一是身体不好,万历年纪轻轻就经常“头晕目眩”c“身体发软”c“目疾足痛”,足痛的原因是两腿不等长。后来病症程度越来越严重,尤其是后期,已经是精神恍惚步履艰难了,连耳朵都近乎失聪。他身体的糟糕并非虚报,在陵墓的建造上也能看出端倪。万历帝二十二岁的时候,就已经着手安排自己陵地寝宫的建造,并屡次视察与过问陵寝的建造情况。这足以证明,万历的身体状况糟糕程度,有随时驾鹤西去的可能。想做一个勤勉之君励精图治的条件是不具备的。

    其二就是张居正事件打击过重。执政初期的万历励精图治,有一代明君之范,但自从张居正事件后,万历彻头彻尾的变了。变得荒于政事,犬马声色起来了。

    张居正生前是万历的内阁首辅兼老师,国家的一切事物万历都依仗张居正,对张居正言听计从,奉若神明信赖有嘉。可是在张居正死后而万历逐渐成年亲政之际,在别人的揭发之下,万历发现了他最为尊重和景仰的老师私底下干了不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张居正口口声声圣人之言,经常教导训诫自己,可他却是这样令自己失望。万历感觉自己被最信赖的人欺骗了,而这种滋味一定不好受。在张居正事件后,万历的信仰开始动摇了。在张居正的教导下想做一个好皇帝的想法出现了危机,只要是张居正过去教自己的,无论对错,万历心里都产生了怀疑。怀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目标,更是他依赖的官僚集团。这么信任的张居正都能骗自己,那其他人人肯定不用多说。

    说到这有人不经产生疑问,不朝c不庙c不讲是因为万历皇帝身体残疾,两条腿一长一短有碍天子威严这可以理解。大明王朝是朱家的,张居正身为一个外人,所作所为让万历失望是在所难免的,但也不至于让万历放弃自己的国家呀!可是不批复大臣上奏的奏折,也不进行人事任免。以致于政府人员空缺严重,政府机关陷入瘫痪。这是他深为后人所诟病的地方,辩解不了的吧。

    这就是万历“怠政”的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其实,明末官僚队伍中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争权夺利。东林党c宣党c昆党c齐党c浙党等,党派众多派系复杂。这些人在朝堂上七嘴八舌,大多数都是以自己所在的派系利益为主,在这种情况下上朝议事不过是徒增烦恼,浪费时间根本没有效率。身为皇帝的万历看在眼里烦在心里,他打心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