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1078 不厚道的狗头人(第1/3页)  这不文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思绪在畅想中飞向远方,然而回过神来,先知突然发现自己忘记了更为根本的问题——锡的获取。

    锡是炼制青铜必不可少的材料。没有锡,后面什么刚柔并济,破坏力强大就算真有能吹毛断发的技术,那也是空中楼阁,不值一提,提了也没用。

    念及此处,先知蓦然想起,青铜时代的战略物资不是占比巨大的铜,而是只占百分之三四,再多也不过十三四的锡。

    因为前者开采量大,搞到手的途径多,大家都有。都有和都没有,在某种程度上“效果相同”,自然也就没太多特殊可言。

    而后者不一样。首先它是“必要”,其次它又“稀缺”,至少在当时相对稀缺。这就导致:

    谁掌握的锡多,谁的青铜就多,谁的青铜装备就多,谁的武力就强大

    反过来,只要能遏制对手获得锡,那么对方空有大量的铜,也没法进一步将其转化成更为适合做兵器的青铜。一旦双方交战,那就是青铜对纯铜的战斗。

    武器出现代差,对战斗影响巨大。我砍你你伤,你砍我我死。一般人哪受得了?这对士气的打击太大。这就是先知“看着石头,想着金属;有了铜矿,念着青铜”的缘故。

    当然,冷兵器时代,斩木为兵,削竹作枪,越是落后的时代,“代差”效果可能也越小,“唯武器论”也就更不足取。

    “唯武器论”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个明确的反例。清军空有当时先进或相对先进的武器,结果依旧屡战屡败,甚至还为日本的扩张当了运输大队长。这就是因为使用兵器的“人”不行。而与之正好相反的,之后依靠小米加步枪,对抗着机枪和大炮,中国人,站起来了。

    但是。

    有好东西为什么不用呢?知道有好东西为什么不去寻求呢?

    两军交战,以弱胜强的故事脍炙人口。

    张辽威震逍遥津,甘宁百骑袭曹营。“三百红裤衩”全球热映,看得人热血澎湃但故事之所以成为故事,正是因为它的“少”啊!君不闻,善战者无赫赫之名。

    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才是战争的常态。

    尤其是生蛮在侧,危机临近的现在,任何增加己方实力,提高胜算机率,降低伤亡损失的办法能用的都要用上。将“人”视为食物的生蛮与“食物”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这是生存战争。

    若是手头有核化生之类的大杀器,阻止先知使用它们的原因也只可能是那些“后遗症”太大,危及自身,而绝不会是什么仁义道德。

    “顾问哪”

    “哦。先知可有什么吩咐?”

    老狗头人正操着蹩脚的华夏语,和长老他们谈笑风生。听见先知招呼,赶紧正容,转过头来回应。

    “你知不知道一种,熔点很低,颜色,颜色(银白?亮银?狗头人语里没有好像没有啊)颜色可能像是把铁打磨光亮后的样子唉,算了,我也不是很知道。反正是一种很容易就能被熔成液体的,很软的金属。”

    “熔点低?很软?金属”

    这种东西有什么用?很软,那岂不是连一般的石头都不如?要它作甚?问题是,先知一脸急切一定很重要!会觉得它没用必然是因为我们不是。

    但这么没用的东西

    “不知这低能低到什么样,这软又能软到什么地步?”没有头绪,但仔细问问说不定能想起个啥。

    “这铜铁没红它就化了(?)”先知说得很不确定。

    知道锡的熔点低,但没有直观的,可比较的对象。考虑到锡的熔点可能两三百度,铜铁烧红应该七八百度,两者差距实在太大赶紧又补了一句,“扔火里应该也会很快就化喽。”

    “火?很快?那软呢?”

    “用牙应该能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