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1067 吾来利其器(第1/3页)  这不文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族人种植粮食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远古传说”。

    在传说中,人们看见有动物食用这类作物,于是也进行了尝试结果自然是食谱之上又添了一条。

    然而,当时的人们还只会“采集”。也就是说,到了作物成熟的季节,便去寻那“天生嘉禾”,进行采摘至于种植?那是啥东西?能吃吗?

    换句话说,在最初的时候就和采野果一样,完全是天种天长,自家只是捡个现成。

    于是乎,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吃绝种是不至于,但今年采集过的地方,来年,应该说未来几年,都会大幅减产——不似果树般稳定,更像是狩猎,捕杀过多会导致目标种群变小。

    于是乎,因为食谱扩大而增长的人口,开始催促着人们不得不向外迈出脚步,不断扩大搜索范围,开始往远方寻找新的物资来源。

    于是乎,人们开始分家,往四方游猎迁徙然而,自然生长根本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然后,犹如“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世”一般,有智者发现,“天生嘉禾”它并不“天生”,它不是也不能凭空就“变出来”。

    由于适合采集的时间窗口窄小,一旦遭遇雨水就容易霉变腐坏,所以,人们在采集之时为了尽快赶去一片“禾田”,不会顾及掉落在地上的谷粒。而正是这些自家没顾得上回收的谷粒,来年成了“禾田”再生的源泉。

    哦!原来谷粒掉地上,到了明年还会长出来?!

    摘的时候掉地上的不去管它能长那我往“禾田”外撒两把又会如何呢?

    至此,人工干预的,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也由此,人们将“天生”转向了“人为操控”。

    也因此,的条件,慢慢成熟了。

    时至今日,定居已成常态,各地的“禾田”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种植的品种也变得多样起来。

    然而,但是,可惜

    低劣的农耕技术使得粮食种植一直上不得台面,最多只能站在二线之外做辅助之用。当先知抛出锹锄耙,说:

    你们拿尖木头(木枪)戳地的效率和效果太差,不如试试我的这些。尤其是,翻地碎土扒拉石头,效果杠杠滴

    闻言,围观群众一脸懵逼。

    哈——!?翻地?碎土?扒拉石头?这是要干啥子哩??

    种地,不是在地里戳些洞,然后把谷粒扔进去埋起来防止鸟兽偷吃就行的吗?

    于是这回就轮到“不懂农事”的先知,傻眼了。

    万万没想到,族人的农业技术之粗糙,竟至于此。

    一番科普是少不了的。先知懂得不多,好多还是“知道该这么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不过,既然在现代都是这么做的,那必然是有其原因在了。不懂?不懂那也先山寨,然后“总结一研究一改良”不失为一条循序渐进的好路。

    往事不去提它。先知的吩咐,执行吧。

    “这耙头,牢吗?”先知拿着八齿钉耙验看。

    钉耙由三部分组成:耙柄c耙头c耙齿。

    耙柄没什么奇特的,就是一长直棍子。

    耙齿同样普通,中指粗细,一指半长短,后端磨平前端磨尖的硬木枝,一式八根。

    耙头是核心部件。

    中间位置用“木炭吹火法”烧蚀出一个圆形孔洞,用于安装连接耙柄。孔洞两边转过90度,用泵钻改的木工钻,隔相同距离一溜钻出八个凹槽,用于嵌入耙齿。

    钻齿孔这一步,算是最有技术含量的了。

    泵钻用的钻头大小要精心挑选打磨。钻孔时,齿孔的位置和方向要小心注意。齿与孔的大小要做最终微调——孔再钻大些,齿再磨细点,又或者需要添加一些填充物,粘结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