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 老爹的处境(第1/3页)  帝王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绿茵受伤这些天,赵恪一直在身边照顾,无微不至。

    这让刚刚定情的两人更加贴近了,伤好之后两人天天晚上都会缠绵许久。然而,因为某人变态的战斗力,船舱里总会传出半宿的靡靡之音。

    这让其他人苦不堪言。

    赵雄和虞允文两人常常拿此事揶揄:“唉!人家夜夜笙歌,我们这是悲催听众,没得比啊!”

    这常常让绿茵羞红了脸,但赵恪就显得自然多了。前世的经验告诉他脸皮厚度决定幸福指数。

    船在运河上行进并不快,因为多有商船经过,速度不敢放太快,但这也比陆路快上许多。不到半月时间,临安就到了。

    赵雄要去交旨,便先去了皇宫。赵恪和虞允文仔细商对了功劳簿,确定没有什么问题后才一同入宫。绿茵被安置在客栈,现在还不是让她和杨楠见面的好时候,只能暂时放在外面。

    临安作为南宋都城并不像汴京那样方正大气,但也建的威严奢豪,朱墙绿瓦,殿宇楼阁,最让人称道的自然是宫城大内,那里是皇帝住的地方也是天子的权力象征。

    大内共有殿三十,堂三十三,斋四,楼七,阁二十,轩一,台六,观一,亭九十。布局俨然,星斗呼应。

    大内分为外朝c内廷c东宫c学士院c宫后苑五个部分,外朝自然不必说是上朝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妃嫔休息住宿的地方,东宫乃太子所居之处,学士院是侍读学士所在的地方,宫后苑是一处御花园供人游览娱乐。

    赵恪与虞允文一同被招进大内,皇帝赵昚在勤政殿召见了他们。

    两人刚被太监领进殿,赵昚就立即赐座,可见其爱臣之心。

    “爱卿此去劳苦功高,为我大宋消除大患,振我军民士气,扬我国威,实在大快人心啊!”

    虞允文面对赵昚之时,谨守君臣之礼,一点也不敢怠慢:“陛下为君,臣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不敢居功。”

    赵恪被晾在了一边,不过他的心态很好。明知他此次立下大功却只字不提,这不正说明赵昚赞同了他的让功之举?

    让功是正确之举,锋芒过盛反倒对他不利,这一次回朝他已然受到广泛关注,何必在乎那一点点封赏呢?先保全性命再说吧。

    赵恪知道他老爸也不好过,老皇帝没有交出大权,做什么事都是处处掣肘,还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忤逆,不然很有可能就会被废黜。想到这儿他深深地望了眼赵昚,心中满是叹息。

    可惜现在的他对朝廷的影响力太小,总归是没有掌权,不然他一定帮赵昚渡过难关。

    不过赵昚好似没看到他的眼神一样,只是和虞允文说着话。

    “朕初登皇位急需卿这等干才替朕分忧解难,朕已命令学士府拟了爱卿就任参知政事的诏书,爱卿此次大功,想来那些人也没什么可说的,明日便可去政事堂。”

    “臣必不负陛下之期望。”虞允文感动不已,这是他第一次踏入朝廷的权力中枢,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官员他已经完成了毕生心愿。

    “爱卿一路舟车劳顿,先回去休息吧。”

    “是。臣告退。”虞允文知道这是皇帝有事要和赵恪交代,他再待着不合适,所以很识趣地离开了。

    虞允文走后,大殿的门又被奴婢关上,赵昚看了看四周的侍候太监:“你们先下去吧!我有事再传召你们。”

    领头太监面色为难:“陛下,太上皇吩咐老奴寸步不离地照顾您”

    赵昚眉头一皱,随后慢慢舒展开,淡淡道:“你先出去,朕有些家事交代四皇子。你们就在门外侍候,朕说两句话就行,这不算违逆太上皇的旨意吧?”

    领头的老太监似乎很是为难,但感受到赵昚的怒意后也不敢太过分,只好带着其余太监到到殿外候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