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七十七章 鸿鹄将至(第1/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孔弘毅倾身道,“劳圣上记挂,圣公硬朗得很。”

    安懋笑道,“朕记得禅帝刚登基的头两个月里,圣公还亲自来定襄‘临雍’,太皇太后抱着禅帝坐在辇轿里,朕跟在后头,再后面是‘四配十二哲’同五经博士,那仪仗浩浩荡荡地铺了满宫,两边御道上却只有圣公能骑马与禅帝并行,”他一面说,一面笑了起来,看上去像是在单纯地感慨时光飞逝一般,“一晃也七八年了。”

    宋士谔正了正身,暗想,圣上将话说到这份上,就算是个傻子也该知道顺着台阶儿下了罢?

    他一面这样想着,一面就听屏风外的孔弘毅答道,“是,圣公的马术在‘十二府’中都是拔尖儿的,只是这几年年纪渐渐大了,在家时也不大骑了。”他顿了顿,又硬邦邦着加了一句,“哪里能比得上圣上风华正茂?”

    安懋应时地笑了起来,连隔着屏风的宋士谔都听得出来这笑容极干,里头掺不透一点儿水似的,“朕这几年也不大骑马了,上回华傲国遣使来访,还是太子和福嗣王替朕出了风头。”

    宋士谔闻言,在心底沉吟了片刻,又暗想道,细听上去也不像是个真傻的,难不成是在装傻?

    孔弘毅道,“福嗣王潇洒。”他顿了顿,又道,“小臣虽暂居周府,但也约摸听过福嗣王‘富贵闲人’的名号呢。”

    安懋笑了一笑,道,“朕这个弟弟呀,生来就是享闲福的,”他滞了滞,又话锋一转,道,“不像孔卿,终日跟着圣公在鲁西南忙碌,怎么瞧都比福嗣王能干多了。”

    孔弘毅道,“鲁州百姓安静,小臣自比圣公更得清闲。”

    安懋笑道,“鲁州官吏向来勤谨,今知圣公清闲,朕心甚慰。”

    孔弘毅道,“圣上治国有方,圣公在曲阜时时闻聆圣诏,亦是钦服不已。”

    宋士谔挪了挪跪坐得略微有些僵直的腿膝,暗想,这个“时时”用得倒妙,不知是这措大有心投机取巧,还是随口一说,便正应到了点子上?

    屏风外的安懋果然又笑了起来,这回的笑里虽掺了一点儿水,但听起来比先前的到底生动了许多,“孔卿为圣公本家族亲,原是应住在‘十二府’的,依孔卿方才所言,难道孔卿平日里,常常出入孔府么?”

    孔弘毅道,“圣公常召各府公子前去讲学,小臣不过耳濡目染,当不得什么的。”

    安懋淡笑道,“圣公所授之才,必有鸿鹄之志。”

    屏风后的宋士谔暗道,圣上这话问得险,若是姐姐在,倘或还能答得取巧一些,偏生这殿前立着的是个呆措大,却不知他该怎么应付得过去呢?

    未及宋士谔思索出个结果来,就见殿前的孔弘毅隐约往屏风这儿扬手一指,坦荡地笑道,“既有‘奕秋’在此,”他收回手,朝安懋作揖道,“小臣自应‘专心致志’,又哪里敢‘以为有鸿鹄将至’呢?”

    宋士谔顿时被唬得差点儿一个倒仰,直到安懋再次笑着开了口,他才确定孔弘毅指的是屏风前那几个端着棋具的内侍,“只是朕的棋艺不佳,远不及《孟子》所谓‘奕秋’者也。”

    孔弘毅道,“《诗经》有云:‘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圣上虽自谦棋艺不佳,小臣却不敢‘视君不如弈棋’。”

    安懋笑了笑,道,“圣公在府中讲学时,亦着重于《孟子》中论么?”

    孔弘毅道,“《孟子》乃‘四书’之一,圣公时常教导家中孔氏子弟,既为圣人之后,自是应当比寻常读书人更为精益‘四书’才是。”

    宋士谔轻轻地拍了拍胸口,又跪坐正了身子。

    安懋笑着赞了一声“好”,这回的“好”比刚见孔弘毅的时候显然轻了一些,他带了点儿赞许,又似是玩笑般地道,“不但是位才俊,还是个做官的材料。”

    孔弘毅揖了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