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三章 法理冤案(第3/5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俊奏:‘张宪供通,为收岳飞文字后谋反,行府已有供到文状。'奉圣旨:‘就大理寺置司根勘,闻奏。'”

    及勘证得前少保·武胜定节度使c充万寿观使岳飞所犯;内:

    岳飞——为因探报得金人侵犯淮南,前后一十五次受亲札指挥,令策应措置战事,而坐观胜负,逗留不进。

    及因董先c张宪问张俊兵马怎生的?

    言道:“都败了回去也。”

    便指斥乘舆,及向张宪c董先道:“张家c韩家人马,你只将一万人蹉踏了!”

    及因罢兵权后,又令孙革写书与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又令“看讫焚之”,及令张宪虚申“探得四太子大兵前来侵犯上流”。自是之后,张宪商议,待反背而据守襄阳,及把截江岸两头,尽掳官私舟船。

    又累次令孙革奏报不实,及制勘虚妄等罪。

    除罪轻外,法寺称:“《律》:‘临军征讨,稽期三日者,斩。'及‘指斥乘舆,情理相切要害者,斩'系重罪。

    其岳飞,合依斩刑私罪上定断:合决重杖处死。”

    看详:岳飞坐拥重兵,于两军未解之间,十五次被受御笔,并遣中使督兵,逗留不进;及于此时辄对张宪c董先指斥乘舆,情理切害;又说与张宪,董先,要蹉踏张俊c韩世忠人马;及移书张宪,令“措置别作擘画”,致张宪意待谋反,据守襄阳等处作过。委是情理深重。——《敕》:“罪人情重法轻,奏裁。”

    3 说一下历来有争议的淮西之战与定罪岳飞的宋高宗御札。

    淮西之役,大致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金人南侵,到宋军收复庐州,起迄时间大致是绍兴十一年正月十六日至二月。正月十六日,金兀术率九万大军从两淮地区纵兵南侵。十八日,寿春失陷。

    面对金人南侵,宋廷的战略意图是:让淮西宣抚使张俊c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正面迎敌;淮北宣抚判官刘锜北上防守庐州;湖北c京西宣抚使岳飞从鄂州出发,经蕲州c黄州趋寿春,插入金军腹背;淮东宣抚使韩世忠从东面的楚州出发,往濠州,堵住金军退路。

    作战任务是:将深入淮西的兀术孤军吃掉。为此,宋廷于正月二十日命刘锜率兵从太平州渡江北上,二十九日命岳飞从鄂州出发到江州,三十日命杨沂中从杭州引兵赴淮西,二月四日命张俊从建康北上,六日命韩世忠从楚州援淮西。

    正月二十七日,兀术陷庐州。二月十八日,杨沂中c刘锜等人大败兀术于柘皋,金军被迫退出庐州。二十日,杨沂中等人收复庐州,金军撤退。

    第二阶段,从金人围濠州,到获胜后渡淮北归,起迄时间大致是绍兴十一年三月初至三月中旬。金军柘皋大败后,撤退到距柘皋不远的紫金山,随后一路北撤,最后在淮河边上的濠州附近十五里下寨,停止撤退。

    三月四日,兀术听取郦琼的计策,包围并攻打濠州。八日,金人攻陷濠州。九日,张俊得到濠州城里没有金军的错误情报,以为金军已离开濠州,命杨沂中带兵趋濠州城下。金军骑人几乎全军覆灭。其后,残兵一路南逃,从宣化渡江返杭州。

    十一日,金军开始乘胜北撤。十二日,韩世忠率领水师沿淮河逆流而上支援濠州,被金军觉察后撤退,金军也没有阻拦。十三日,金人渡淮北归,淮西之役结束。

    十四日,张俊渡江返回建康。十八日,刘锜从采石返回太平州。淮西之役失败后,张俊c杨沂中把责任推到刘锜c岳飞两人身上。万俟卨c罗汝辑c何铸等人交章弹劾,指责岳飞抗旨逗留。

    后来,刑部c大理寺以诏狱办理岳飞案,认定岳飞抗旨逗留的证据主要是宋高宗的十五道御札以及岳家军的行军日程。

    在淮西之役的第一阶段,宋高宗共颁发九道御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