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七章 养鸡问题(第1/2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瑁梁,广德军驻地。

    司兵参军向彭平康汇报道,“一大早就乘了官车出了城门了,不到下午是不会回来了。”

    彭平康正在写一封书函,闻言点了点头,“我看他是不会来了。”

    司兵参军附和道,“那是,那是。”他犹豫了一下,接着问道,“既然那位周大人不会来了,那这猪圈也不用铲了罢?”

    彭平康道,“要铲,怎么不铲?上邶州出了那桩豕彘闯入礼拜寺的事儿后,圣上就下令军里不能养豕了,我都纵了你们这些日子了,现下豕都做成腊肠了,还留着猪圈作什么?”

    司兵参军道,“是,是。”

    彭平康抬起头看了司兵参军一眼,伸手蘸了笔墨,“那快去铲罢。昨儿我去菜地那边看了一眼,猪圈比菜地高出那许多,瞧着也不像个样子。”

    司兵参军咕哝道,“那是因为菜地洼了,您看着才觉得猪圈高。”

    彭平康道,“那正好嘛,你把猪圈铲出去的土填到菜地里去,一举两得。”

    司兵参军道,“是。”他顿了一下,还是说道,“可把猪圈铲了,以后军里的肉菜可怎么办呢?”

    彭平康淡定道,“养鸡嘛。”他头也不抬,“等明年二月开春的时候,你就叫他们先翻一亩熟地出来,上面泼洒秫米稀饭,割取鲜茅草覆盖地面,自然会生出白虫,再买些公鸡和母鸡来。尔后,专门打一个墙匡,在墙上开一小门,在墙匡中做一小房,再做一个小的饮水槽贮水。用荆条编成鸡笼,放在离地一尺高处,在墙上挖凿小洞穴,也离地一尺高。春夏秋三季不要放草,直接卧在土上,任它去下蛋和孵小鸡,小雏孵出后,拿到洞窝外面,用罩笼圈盖起来。长到像鹌鹑大小时,便可放到墙匡里边去。再把小麦蒸熟后喂饲,三到七日左右便长肥大了,比养猪还快些呢。”

    司兵参军听得有些发愣,“彭大人您懂得真多。”

    彭平康“嗯”了一声,“也还行罢,不过,我没做过农活,也没下过地,说的这些都是纸上谈兵,明年养鸡的时候,你让他们按实际情况去养,别一昧听我的说法。”

    彭平康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司兵参军只能赶忙应道,“嗳,是,是。”

    彭平康却搁下了笔,抬头问道,“怎么?都喜欢吃猪肉?不想养鸡?”

    司兵参军嗫嚅道,“不完全是。”

    彭平康道,“那是因为什么?”

    司兵参军微微低了低头,“就是觉得您有些委屈。”他说了一句,见彭平康没有出言堵截,就接着道,“论起官阶来,整个瑁梁,也就范大人比您高了,范大人都没来管咱们广德军养猪还是养鸡的事儿,凭什么他这周大人一来,咱们军里就得连猪圈也铲了?”

    彭平康笑笑,“可猪圈早该铲了啊。”

    司兵参军一愣,彭平康接着道,“再说铲了也好,到年底的时候还能多记一份功。”

    司兵参军道,“这有什么功?”

    彭平康认真道,“平土丘c填洼地c改良军膳c肃整军纪,这不都是功?”

    司兵参军低头道,“是,彭大人放心,小的一定督促着他们尽快把猪圈铲了。”

    彭平康道,“这就对了,”他又拿起笔,“我都算过了,腊肠吃到明年年初正好,等今年的秋赋收上来,明年买鸡的钱也有了。”

    司兵参军撇了撇嘴,低声道,“彭大人,旁人的话不提,小的却也觉得,您没必要这么怕那位周大人,俗话说得好:‘被窝里伸脚丫子’——他算几把手啊?”

    彭平康道,“俗话说得是不错,但我现在和他睡得不是一被窝,这隔着一层不说罢,俩被窝还挤在一张床上,我不去碰他,不代表他不会过来压我。再者,”他朝司兵参军笑了一下,“我不怕他,可咱们广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