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六章 借位手法(第1/2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东宫,承恩殿。

    朴丽娥有些不安地扯了扯罗衫的下摆,就听坐在她对面的太子轻笑一声。

    这一笑笑得朴丽娥顿时不敢动了,她抬起头来,见太子果真在看着自己,不由怀疑刚才的动作是不是逾矩了,刚想站起来请个罪,太子就道,“无妨。”他微微笑道,“孤只是觉得,该再赐你把纨扇才好。”

    这下朴丽娥是真的立刻站起来了,“殿下厚赏,奴婢愧不敢受。”

    太子似乎想笑,但忍住了,“坐下罢,孤说说罢了。”

    朴丽娥忐忑不安地坐下了,她坐下后不禁又想,太子刚刚是不是在说一个汉人的典故,而自己没有听懂呢?

    太子似乎没有注意到她的沉思,继续道,“上回你说,倭国‘遣唐使’来访大唐,是一种‘借位’的手法,对罢?”

    朴丽娥立刻回了神,忙点头道,“是。”

    太子微笑道,“既这么说,孤却还有一问。”

    朴丽娥肃了肃身体,道,“奴婢知无不言。”

    太子道,“若是这倭国王子觉得出海危险,不想出访大唐,却也想积攒资历,显示自己有从政能力,该当如何?”

    朴丽娥听了太子的问题,好一会儿没开口,她先仔细想了想这其中有没有什么敏感的地方,尔后再又斟酌了一下用词,才道,“依奴婢之见,这倭国王子会努力学习汉语。”

    太子不解道,“汉语人人可学,有甚稀奇?”

    朴丽娥叹息道,“殿下,即使强盛如东郡,也并非人人识汉语,何况倭国那等蕞尔小邦?”

    太子一怔,随后了然道,“对,是该努力学习汉语。”

    朴丽娥道,“汉语难学,倭国王子只要比倭国普通平民多会一些像大唐这般强国的‘外语’,在旁人看来,就显得比普通平民能力强一些了。”

    太子道,“可学‘外语’的倭国贵族官僚有许多,这倭国王子又如何能脱颖而出呢?”

    朴丽娥道,“倭国王子学好了‘外语’,了解了大唐文化,读懂了四书c五经,就该去做官积攒资历了。”

    太子摇摇头,“这时做官,怕是登不了高位罢。”

    朴丽娥微笑道,“何必非要登高位?”

    太子问道,“不登高位,难道去做小吏吗?”

    朴丽娥道,“依奴婢说,那倭国王子应去做个不大不小的地方官。他会汉语,又懂大唐的先进文化,做个地方官,自然是绰绰有余。”

    太子道,“这却不然,官场之势瞬息万变,倭国又被豪族掌控日久,即使当时倭国天皇已是‘万世一系’,焉知有无政敌从中作梗?这倭国王子既无资历,又无阅历,若是不仔细吃了亏,岂不累及族人?”

    朴丽娥道,“既然倭国王子做官,是为积累资历,那就必然是在本族的势力范围内做官。”

    太子道,“地方有地方的难处,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倭国王子在中枢时还有些威吓力,到了地方上,恐怕腾挪都难了。”

    朴丽娥道,“既然是做官,倭国王子只须做官便好,何必非要去干涉地方事?既然不干涉地方事,地方势力再复杂,又与‘只做官’的倭国王子何干?”

    太子想了想,“好罢,孤明白了,倭国王子只须平平稳稳地走个过场,拿份普通的政绩就能晋升了,对罢?”

    朴丽娥道,“是,倭国王子既然精通‘外语’,本身就比其他地方官高了一阶,政绩上只须与其他地方官大致持平,就能算一份不错的资历了。”

    太子又道,“可若是有政敌为难,让倭国王子不得不处理地方事务,该当如何?”

    朴丽娥道,“倭国王子既懂大唐文化,必读了中原历史,遇到事务,势必袭承昔年魏晋时的‘清谈’之风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