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 古尔邦节(第1/3页)  庶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兵部员外郎齐得韬c刑部员外郎向和畅与大理寺寺丞杜韫玉骑着马到了上邶州城外。

    马是每站驿站换的快马,虽然陆驿规定马每天走七十里,但这次公差来得蹊跷,又是三个部门协作办案,谁也不想落下怠慢的话柄。因此三人在驿站换马的时候,一致选择了一天能跑三百里以上的紧急状态下使用的快马,并且日夜兼程,以最快的速度到了上邶州。

    三人此时到了上邶州城外,却没见到任何一个人来迎接他们。

    三人互相交换了个眼色,齐得韬和向和畅不约而同地看向杜韫玉,想看看他的意思。

    杜韫玉是三人中官阶最高的一个,他是从五品,其他两人都是从六品。但是杜韫玉也不想担这个领导的责任,因为隶属的部门不同,高了那么一级也就压不死人了,于是他装作没看到二人的眼风,骑在马上巍然不动,也不说要不要先进城。

    三人就这么在城门口僵持了一会儿,齐得韬先忍不住了,他是兵部官员,直接略过上邶州刺史去找经略使也没什么问题,反正地方上兵权和行政权向来不敢靠得太紧,“许是我们赶路赶得急,到的时日早了些。上邶州与华傲接壤,当地官员忙碌,想来也无暇接应,不如先拿着文书进城罢。”

    齐得韬想的是,一进城我就去直接拿着调查令去威边军驻守营找上邶州经略使,不管这上邶州刺史现在唱的是哪出戏,我都没兴趣听。

    向和畅才不想放他走,齐得韬一走,他就只能跟着杜韫玉办事。而杜韫玉是周惇的门生之一,当大理寺寺丞是周惇提拔上来的,这次刚跑出来出这趟公差没多久,周惇就受了安懋的训斥,接着太子落马案就移到大理寺了。

    这里面一看就知道有鬼,因此向和畅想的是三人最好同出同进,“不妥,我们虽受圣命所托,但也须得先一起拜见上邶州刺史才好,否则未免轻狂了些。”

    这话也有道理,虽然官场上的规矩一向是朝官比地方官重那么几分,但是刺史罗蒙正在官阶上是从三品,比他们三个都高,如果不先一起拜见一下,确实有点不把地方官放在眼里的意思。

    杜韫玉看两人争执,还是不声不响。

    这时,城中响起了一阵喧哗声,接着是密密麻麻的嗡嗡的声音,但是非常语调非常整齐划一,显然是很多人同时在念着同一段词。

    齐得韬是兵部武官,安懋虽然签署了《天潼关之盟》,但是东郡培养武官,还是按照打仗的标准来的,华傲和元昊的语言和习俗也是培养的科目之一,毕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于是齐得韬听了两句,便惊道,“这是《古尔阿尼》。”

    杜韫玉终于开了金口,“此刻城中竟齐诵《古尔阿尼》吗?”

    信奉道教的东郡境内的一个州竟然在同一时刻齐诵《古尔阿尼》,这事不是一般的诡异,向和畅看到有这个突破口,赶紧道,“不如就现在进城,探个究竟?”

    三人这才达成了一致,一起拿着公文进了城里,三人骑着马不约而同地都往那诵读声的方向去。

    越近,那诵读声越大。

    终于,到了一处有所破损的礼拜寺前,三人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由得吃了一惊,从寺内到寺外,跪满了正在诵读经文的木速蛮,一律去了鞋履,俯身对礼拜寺行着叩拜大礼。

    再靠近细瞧,跪着的木速蛮周围竟有官兵把守,众人神情严肃,连看热闹的汉民都没有。

    齐得韬一拍马身,“这是大食教的古尔邦节,这群木速蛮正在这里行会礼呢。”

    向和畅和杜韫玉虽是文官,但对华傲习俗也并非一无所知,向和畅问道,“古尔邦节不是应在冬日么?”

    齐得韬回答道,“木速蛮遵照希吉来历,希吉来历为太阴历,与我们使用的太阳历有所差别,因此实际时日每年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