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 尽出风头(第1/3页)  三国之季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到这些,刘和微微一笑,给了此刻显得有些紧张的卢植一个放心的眼神后,起身对着在场的众人拱手一礼道:“诸公,诸位师兄长,在下才疏学浅,在此献丑了,还请多多指教。”

    说罢,刘和转身,缓缓走到一处池塘边上。

    池塘之中春水泛滥,一对白鹅在水上悠闲的梳洗自己雪白的羽毛,舒翅高吭,红掌清波。

    沉思良久,在场的却没有一人发出一点的声音。所有人都在等,等着看一看这皇室宗亲的后辈到底有没有真才实学。亦或者是偶然得到的好诗,还是真的像袁术猜想的那样,是卢植今日故意吹捧自己的学生来的。

    “鹅,鹅,鹅。”

    刘和刚一开口,在座的诸位之中已经有人开始忍不住掩着嘴偷笑起来。众人皆是没有想到刘和会如此的不堪,这一开口竟然是三个“鹅”。

    卢植刚刚平静下来的脸色也是跟着唰的一变,心里已经开始在后悔起自己当初的决定来了。一直以来他只是觉得刘和心中颇有大志向,平日的表现也十分不错,所以对其甚是喜爱。因此才看到刘和得了一首好诗,自己便昏了头脑把他带着来参加这样的酒会。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他绝对要好好再考验一番刘和的文采之后再做决定。

    倒是察觉到众人反应的刘和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表情,不过他的这个表情在有些人的眼里,俨然成为了厚脸皮的象征。

    刘和也懒得去理会这些人,此刻他只想很装逼的对着这些人说一句:“切,本公子的境界,哪是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懂得。”完全把自己也是“拿来主义”的事情给选择性的抛到脑后了。

    “曲颈向天歌。”刘和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念道。

    不得不说刘和这第二句一出,明显的就拉回了第一句的颜值。原本还在扭头掩面的一群人,嘴里的憋笑一下子就随着一股气咽回了肚子里,就连台上还在吃着后悔药的卢植心里也是不由得多了一份期待。

    看到这一切,刘和不由心中闪过一丝得意。此刻的他已经完全被逼格附体,在继续思索了片刻后,刘和来了一个自认为很是潇洒的转身,然后朗声悠扬的念道: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刘和一首诗吟诵完毕,现场一片冷清,皆是作低头沉思状。

    片刻后,蔡邕首先开口,眉飞色舞的拊掌赞赏道:“妙,妙,妙啊。刘公子这一首咏鹅之作,堪称为绝品。初句写声,次句写神,后两句红白相应,动静结合,把这池中之鹅描绘的惟妙惟肖,雅俗共赏,简单精致,真乃神来之笔。”

    蔡邕给出的评价非常之高,但是其余人并没有认为有任何不妥之处,纷纷开口附和。

    卢植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举杯抿了一口一直紧紧攥在手中的酒,眼眉之处尽是得意之色。

    曹操爽朗的哈哈一笑,饱含深意的看了一眼刘和,暗道这小子也真是有趣。

    刘和这些小辈赋诗完毕之后,蔡邕c郑玄c卢植等人亦是纷纷吟诗作赋。几位大儒文采横溢,无论是蔡邕的《游园春赋》c郑玄的《百花辞》还是卢植的《踏春行》都是可圈可点,甚至比起刘和刚才所作的咏鹅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刘和用的那首《咏鹅》,只不过是唐初骆宾王七岁时候所写,用在刘和这十二岁的年纪可以成为绝品,但要是处在在蔡邕等人年纪和境界则稍微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这其中,就连宦官之后的曹嵩也是作出了“阳春三月半,百花竟芳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惜春之作,让刘和不得不对亲近宦官的这一群体刷新了认识。

    在座的一干人等作诗完毕,原来位居司徒,感怀于大汉日渐衰微而辞官的一代名臣桥玄提议道:“今日我等齐聚蔡园,现诗集既成,岂能无序?我观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