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袁术使绊(第1/3页)  三国之季汉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蔡邕听闻卢植不知,心中不禁微微得意,于是笑了笑抑扬顿挫地说道:“那子干贤弟可是听好喽!此诗名唤‘春晓’。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还没等蔡邕念完,卢植就跟着接了上来。

    “哦?子干贤弟也听得此诗?”蔡邕听到卢植居然知道后两句,显得颇为惊讶。

    卢植哈哈一笑道:“我道伯喈兄是何好诗与我分享,原来是这首。那伯喈兄可知此诗何人所作?”

    “不知也。”蔡邕也是道听而已,哪里知道是谁所写,只得老实说道。

    “哈哈,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卢植神秘地笑着说道。

    “哦?子干贤弟可是不够厚道啊!什么时候写了这等好诗却藏着掖着,我如不是昨夜偶然听闻后辈谈及,到现在还听不到呢!”

    蔡邕想当然的认为这首诗乃是卢植所作,明显他认为眼前的这个刘和年纪太小了,而且这小子这么多年以来在洛阳也确实平淡无奇,不显山不露水,因此绝不可能是他所写。

    “就是就是,子干师兄太不够意思了,连师弟我都隐瞒着呢!”旁边的郑玄凑了上来也是打趣着责备道。

    “不不不,这次伯喈兄可是错了。”

    卢植摇了摇头,然后拍拍刘和道,“此诗真正的主人可不是我,而是我身旁的这位。”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旁边正在惬意抿酒的郑玄差点把自己的门牙磕碎在酒樽上。

    “这也太年轻了吧!”

    蔡邕也是没了刚才的那股子随意,神色之中渐渐多出了一丝凝重。他也万万没想到,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刘宗正的儿子居然也能有一天写出这么好的诗句,那他的才华难道和自己那宝贝女儿的才华有的一比了么。不,不对,自己的女儿虽然颇有才华,但是目前还绝对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

    蔡邕这边的热闹很快吸引来了很多的参与酒会人员的注意,当询问了解到具体的情况后,很多人都是向卢植祝贺收了一个得意门生。然而凡事总有例外,人群中就有两个人对此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兄弟袁绍c袁术二人。袁绍毕竟比袁术要更圆滑低调一些,他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是很快就收敛起来脸上闪过的一丝不屑,亦是恭喜卢公喜收得意门生。毕竟他只是一个家族庶出的子弟,在外人面前他还不敢表现的太过于嚣张。

    但是袁术明显就不干了,阴阳怪气的说道:“这诗是好诗,但是毕竟又无人见证,谁知道是不是原本是一首糙诗,卢公精雕细琢之后故意给自己的学生脸上添光呢?毕竟在座的诸位可都知道,刘宗正可是当朝的皇亲,九卿宗正哪!”

    袁术这句话可谓是阴险至极,本来创作这种东西就是不容易鉴定。如果是后世还好,可以根据作品的文件时间或者鉴定墨迹来判断,但是在古代这种条件下怎么可能?而且还把功劳故意往卢植身上推,经过他这么一引导,众人难免会以为卢植这是在巴结刘虞的。毕竟就像袁术说的那样,刘虞乃是大汉皇亲,卢植目前虽然有一些名望,但是职位并不是特别高,难免其中会有讨好之嫌。

    卢植本来就是一个极为清正耿直的人,在历史上便是大破黄巾之后没有向传递圣旨的太监贿金而被进谗言罢的官,因此他一听到袁术这话立马脸就气得通红起来。

    袁隗做人倒是还不错,想想也是能做到三公之位的哪个会是易与之辈?看到自家后辈在如此酒会之上信口开河,简直是让他感到丢尽了脸。于是他厉声斥责道:“竖子休得胡言!卢公海内人望,我等皆是心知肚明,岂能容你在此放肆!”

    “这个小子当然知道,但我这也不是提出疑问吗?”袁术仗着自己在家族的身份,依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