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08 章(第1/4页)  拜占庭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通过向这个地区迁移安置大批阿尔巴尼亚人,为该地区输入了新鲜血液,而这些移民当时正在向南迁徙。[197]在其后继者统治时期,希腊的莫利亚地区成为四分五裂的拜占廷帝国最强大的根据地,而首都的局势则越来越糟糕,以至严重恶化。外部的压力日益增加,皇家内部的缓和变得越发虚空不实际。不久,安德罗尼库斯又诉诸武力,[198]但是他于1385年6月去世,使帝国再度免除了一次可怕的内讧,曼努埃尔二世再度被确认为皇帝继承人。

    在巴尔干半岛,基督教徒和奥斯曼人之间的斗争逐渐白热化,达到顶峰。塞尔维亚继续成为进行顽强抵抗的中坚。在曾经接续杜珊帝国统治的几位君主中,最强大且最杰出的君主是拉扎尔(Lazar),他在最后一个奈曼尼奇王朝后裔、沙皇乌罗斯(死于1371年)去世后,控制了拉斯西亚政府。他设法通过联姻和结盟,将当地最强大的地方领主聚集在自己周围,共同抵抗土耳其征服者,他与拜占廷帝国的关系也日益缓解融洽。由于塞尔维亚人在配吉建立独立大主教区而引发的教会之争也由于1375年的让步妥协而大为缓和,由于这一妥协协议,开除塞尔维亚教会教籍的法令被取消,其教会领袖也名列大主教名单。[199]但是,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拉扎尔与势力急剧崛起的波斯尼亚的特维尔特科(Tvrtko of Bosnia)达成的谅解。[200]特维尔特科作为奈曼加王朝旁支的继承人,于1377年继承了王位。当时,匈牙利国王路易于1382年去世,他开始征服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结果不久,大斯拉夫王国就出现了,这样,他也就成为巴尔干半岛势力最强大的基督教君主。特维尔特科的国王称号意味着对拉斯西亚的拉扎尔领土拥有一些主权,但是,这并未阻止两大君主之间的合作,拉扎尔加入波斯尼亚君主征服克罗地亚的战争,反之作为回报,他也在其反对土耳其人的斗争中得到了援助。

    奥斯曼人在其扩张战争中继续变得更加大胆,严重威胁着希腊人和斯拉夫人。1383年,塞里斯陷落,[201]1385年前后索非亚失守,[202]1386年尼斯被占领,塞萨洛尼基于1387年失陷,[203]尽管它在围困中坚守了很长时间。[204]同时,1388年,侵入巴尔干半岛内陆地区的土耳其军队遭到重创,有鉴于此,穆拉德亲领大军决定最终征服南斯拉夫人。第一次打击落在保加利亚沙皇身上,他是在拉扎尔成功抵抗的鼓舞下奋起反抗,拒绝服从苏丹,拒不提供军事服役。1388年,奥斯曼军队攻入保加利亚东部地区,首先占领了特尔诺沃,而后夺取多瑙河上多个要塞,最终迫使沙皇屈服,割让西利斯特利亚。这以后,他们便转而攻击塞尔维亚。

    拉扎尔统率的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军队在科索沃平原(即山鸟原野)遭遇,双方在此于1389年6月15日打响了那场决定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各国命运的著名战役。最初,幸运之神眷顾斯拉夫人,苏丹被一名塞尔维亚英雄刺杀,土耳其军队左翼被塞尔维亚骑兵击溃,引发土耳其军队阵脚大乱。胜利的消息甚至一度从战场传给特维尔特科国王,并通过他传到西方。但是,战场形势发生了逆转,占据优势的奥斯曼军队在苏丹王位继承人巴耶扎德(Bajezid)指挥下赢得胜利。[205]君主拉扎尔被俘,与其贵族一起被处死。其继承者们被迫向征服者屈服,保证向奥斯曼人缴纳贡品,在其军队中服役。最后一个抵抗中心被夷为平地,此时,土耳其征服者迅速横扫了整个巴尔干半岛。[206]

    [1]正像拜占廷皇帝和保加利亚沙皇一样,塞尔维亚封建领主也被迫和他们轮流向苏丹提供军事服役和贡品。土耳其捐税强制xìng地落在所有民众头上,既包括拜占廷帝国,也遍及整个南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