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33 章(第1/4页)  拜占庭帝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he Goths in the Crcoma(1936),83 ff.

    [140]On the second reign of Justinian Ⅱ and his downfall cf.Ch.Diehl,Choses et gens de Byzance(1926),190 ff.

    [1] 以下1个段落为本书1969年英文版的新增内容。

    第3章 毁坏圣像危机时代(711~843年)

    史料

    有关这个时期最初的历史,前一章已经提到的大教长尼基弗鲁斯的编年史(写到769年)和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写到813年)是最基本的史料。这两部编年史从崇拜圣像派的观点叙述了毁坏圣像的争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塞奥发尼斯的倾向。[1]同样的崇拜圣像观念还反映在其他一些更丰富的历史作品中,它们涉及毁坏圣像之争的第二阶段。修道士乔治(George the Monk)在米哈伊尔三世(Michael III,842/~867年在位)统治时期撰写了一部世界编年史,其内容的下限直到842年,是一部典型的修道士作品;[2]该书仅涉及813~842年历史的最后部分有不可或缺的价值,关于更早历史的部分是抄自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西蒙(Scomon Logothetes)的极为重要的编年史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是从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终止的地方开始的。该书是10世纪的作品,这个世纪有多种编年史一直保存到今天。如塞奥多西(Theodosius Melitenus)的编年史,[3]修道士乔治编年史的续编和利奥(Leo Grammaticus)的编年史,此外,还有许多尚未整理出来的手写本中保存的编年史,[4]以及在古斯拉夫语翻译本中保存的编年史。[5]有关毁坏圣像斗争第二阶段的史料还有写作于君士坦丁七世时期(Constantine VII,945~959年在位)的约瑟夫(Joseph Gene-sius)的头3部著作,这头3部著作似乎也是在君士坦丁的鼓励下编纂的,定名为塞奥发尼斯编年史的续编(,《塞奥发尼斯的续编》)。[6]关于尼基弗鲁斯一世(Nicephorus I)的保加利亚战争和811年7月26日那场重大战役,目前尚存的史料发现于一个叙事详细的匿名作品《迪基西斯》(Dujcev,),它依据当时人在这场战役后即时写下的记载。[7]显然,塞奥发尼斯的编年史使用了其中的材料,但做了广泛的缩写,但缩写并不是非常成功。关于利奥五世(LeoV,813~820年在位)的统治有一本详细的作品,也出自匿名作家的手笔,[8]格里高利(Grεgoire)[9]相当肯定地认为,该书和关于811年保加利亚战争的《迪基西斯》是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是一部目前已经遗失的作品的残卷,[10]它或者就是一部编年史,或者正如格里高利所说,事实上是马拉拉斯(Malalas)编年史的续编,或者是当代纪事,这里不能详细谈论。这里必须提到《蒙南瓦西亚编年史》这部大约10世纪下半叶成书的作品,因为其中涉及了自6世纪末到9世纪初期间斯拉夫人对伯罗奔尼撒半岛占领的信息。[11]

    关于拜占廷-穆斯林关系的拜占廷史料记载可以从阿拉伯历史学家提供的极为丰富的叙述中得到补充,其中塔巴里(Tabari,839~923年)是最重要的作家。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完成了自上帝创世到他本人那个时代的世界史,提供了大量关于拜占廷帝国和阿拉伯人之间战争的细节,他通常几乎逐字逐句摘抄使用更早时期的史料。[12]阿拉伯地理学家的记载也具有极大的价值,特别是伊本-霍达比(Ibn-H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