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多种多样,直到4世纪末,其边界才逐步确定。
东方大区相当大,由埃及、东方、黑海、亚洲和色雷斯5个地区构成,这样,东方大区就包括埃及和利比亚,以及近东和色雷斯。伊里利亚大区包括达吉亚和马其顿地区,也就是包括希腊和巴尔干半岛中部。意大利大区一方面包括意大利和拉丁-非洲的大部分地区,另一方面还包括达尔马提亚、潘诺尼亚、诺里库姆和利底亚。高卢大区包括罗马、不列颠、高卢、伊比利亚半岛和毛里塔尼亚西部地区。这样,每个大区的面积都比许多现代国家还大许多。每个大区联合体的首脑是大区长官,有些情况下,该职位由两个同僚担任。东方大区长官(驻在君士坦丁堡)和意大利大区长官是帝国官阶最高的官员,其下是伊里利亚大区(其官邸在塞萨洛尼基)和高卢大区长官。
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特别重要和极富特点之处是对军事、行政权力作了基本的划分,因此,省区省长专门考虑行政管理事务,而军事事务则仰赖统辖一省或数省军队的总督。这一制度被严格仔细地推广到整个行省管理体制中。即便是戴克里先时期作为掌握军、政大权之政府实施统治的一种官职的大区长,在君士坦丁时期也被剥夺了其一度具有的军事职能,大区长官因而成为纯粹的行政官员,尽管他们在早期拜占廷阶段还拥有相当广泛的权力。[44]
大区长官通过与中央政府各部门公开斗争的方式,一直设法扩大其作为皇帝代表所拥有的全部权力。他们巨大的权力是早期拜占廷阶段管理制度史的突出特点,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管理制度。另一方面,皇帝一直设法削弱他们的权力,不仅限制其影响范围,挑动其下属总督和地区总督反对大区长官,尤其是扩大中央政府各部门的职权。这个时期政府管理体制发展的核心问题逐步转为政府不同职能机构之间的内部斗争。
罗马和君士坦丁堡的控制权从大区长官移jiāo给两个城市市长,他们的官阶位列大区长官之后,其他帝国官员之前。市长是元老院第一元老,他在某种意义上是古代城市生活中共和传统的人格化。他是惟一不穿军服而穿元老长袍的官员,这是罗马公民的典型标志。君士坦丁堡市长()无论在早期还是晚期拜占廷帝国首都生活中均发挥领导作用。在君士坦丁堡,他负责主持法庭,负责维持法律和秩序,还必须负责保持城市的消费供应,他控制首都的商业和手工业,以及整个城市的经济生活。
当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分别成为单独的政府管理机构时,大区长官的权力相当有限。在君士坦丁大帝统治期间,由于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发展,他们的权力进一步受到限制。此时,中央政府机构中最重要的官员是首相。[45]他一开始并不太显眼,但逐渐扩大自己的权力,特别是利用大区长官地位下降的机会,确立权威。他掌控帝国全部官吏,实际上他获得了控制整个管理机构的权威,连大区长官职权范围的管理事务也不例外。官府是由许多不同部门组成的官僚机构,有无数官员,是拜占廷官僚统治机器基本的组织。首相所管辖的官吏由巡查官构成,他们既充当皇帝的信使,也充当遍布帝国各行省的密探、巡察员,随时报告地方官员和臣民的行踪和忠诚倾向。他们是一个庞大的群体,5世纪中期时,仅帝国东部就有1200多人。首相还负责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因此,他还指挥宫廷卫队,即皇帝的贴身卫兵。他也是大司仪官,安排调度所有宫廷仪式,正是在这项工作中,其重要的政治职能发展起来:他负责接待外国使节,还必须安排与外国权贵的谈判。最后,自4世纪末首相开始负责帝国邮驿系统,该系统原来是由大区长官掌管。
图2 君士坦丁一世的大理石头像,现存罗马卡皮托林博物馆 自君士坦丁大帝时代以后,首相以下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官员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