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章 平静日子(第1/2页)  永乐大帝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看到自己的孙子居然敢向皇帝发问,刘通彻底吓坏了,紧张开口:“皇上,小孩子不懂事,您别和他计较啊!”说着,刘通向孩童厉声呵斥道:“死娃子,胡说什么呢,还不给我闭嘴。

    走,回家去!”说着,老头就要将孙子拉回去,生怕他给自己招惹什么祸端。看到二人如此紧张,朱元璋淡然一笑,伸手阻住刘通:“哎?童言无忌嘛,小家伙,你要问朱爷爷什么问题呀?

    快说吧,呵呵!”听到爷爷的话,小孩再也不像刚才那样肆无忌惮了。他有些惧怕的看了一眼,爷爷阴沉的脸色,小心开口:“我还能问吗?回家爷爷会打死我的”。

    朱元璋听后哈哈大笑:“他不敢,朕给你做主,呵呵,问吧!”此时,就连朱元璋身后那些皇子,大臣和将士,都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紧张之色。很显然害怕这小子,问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要知道,朱元璋的杀戮之名,可是让人闻之就胆寒的。别看现在,他是一脸笑嘻嘻的,难保下一刻不会人头落地,血流成河。

    不过,现在刘通就是想阻止孙子,也已经有心无力了。他现在只有在心中祷告,这小子别说出什么惹祸的言语。就在刘通将漫天神佛都拜完时,孩童突然开口了。

    听到他的话,刘通差点直接倔过去,一命呜呼。只听孩童小心的言道:“朱爷爷,我祖爷爷说,你家占了风水宝地,才出的皇帝。

    可是祖爷爷后来也埋在了这里,为什么我们家还是员外,连个县太爷都没有呀?”小家伙一脸认真的看着朱元璋,等待着他的回答。

    可是听到他的问题,刘通的整颗心都跳到了嗓子眼,身体摇晃,差点摔倒。若不是担心孙子的安慰,他怕是立刻就要倒下,不省人事了。即便如此,也已经去了半条命。

    就连后面那些皇子,大臣都都有好多,额头上出现了虚汗,不停的擦拭。显然,大家此刻也有了不好的预感,以他们对朱元璋的理解,很可能接下来就要大开杀戒了。

    听到孩童之言,朱元璋先是皱了一下眉头,而后脸上便浮现出微笑:“小家伙,你告诉我,你们家谁想当县太爷呀,呵呵!”。

    孩童想了一下,欢喜开口:“当然是我了,听说县太爷出门,都是坐轿的,还有好多跟班,太威风了。哪像狗蛋他们几个,都不愿意当我的跟班”。

    说着孩童脸上流露出失望,听到孩子天真的言辞,朱元璋哈哈大笑:“这孩子太可爱了,你们没有发现吗,哈哈!”听到他的话,众人纷纷大松了一口气,好似劫后余生一般。

    随后,朱元璋微笑开口:“小家伙,要不这样,咱们做个约定,你将来好好读书,考取功名,朱爷爷就让你当上威风的县太爷,好不好?”。

    听到他的话,小孩顿时欢呼雀跃:“真的吗,太好了,我一定会好好读书考取功名的,朱爷爷可不许骗我哦!”朱元璋心情大好,大笑开口:“当然,君无戏言嘛!”。

    到此时,众人的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方才还如坠冰窟,现在又阳光灿烂了。众人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很难形容。不过,大家此刻都知道了。

    原来杀人不眨眼的朱元璋,对待他的乡亲,竟会如此宽容。方才那一段大逆不道的言辞,倘若是别人,或者说是成年人口中说出,怕是早已脑袋搬家,连累家人了。

    接下来,诸多皇子在朱元璋的授意下,也纷纷上来与众乡亲见礼。青年的朱棣自然也跟随大家一起,与家乡的长辈,谈笑风生。

    看到他真挚,毫无虚假的情感流露,一时间,朱棣在凤阳乡亲中,也获得了巨大的好评。一场与乡亲之间的相融会,在温馨热闹,亲切的气氛中,悄然结束了。

    转眼祭祖之事已然过去了十天有余,然而,朱元璋好似并打算着急走,而是暂住了下来。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