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兴与衰的君士坦丁堡(上)(第1/3页)  超时空城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7章c兴与衰的君士坦丁堡{上}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世界,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到直布罗陀海峡,从大不列颠群岛到东欧平原,无论哪一个竖立着十字架的国度,都没有任何一座城市能与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相媲美。

    这座伟大的城市,位于基督教欧洲的东南边界,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个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在城市的外围,还有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这两扇天然的海上大门,可以同时抵御来自于爱琴海和黑海的敌方舰队。

    自从被君士坦丁大帝迁移到这座位于东方的“新罗马”以来,东罗马帝国的臣民们就一直以极大的热情和惊人的财力在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让君士坦丁堡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意大利半岛上的“旧罗马”。

    在君士坦丁堡诞生百年之后,随着日耳曼蛮族的大肆入侵,西方帝国的逐渐陷落,大批罗马人抛弃了意大利的故乡,渡海涌入东部帝国避难,导致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在5世纪的时候迅速增长,一度达到了百万之多。为此,提奥多西二世皇帝在西边修筑了提奥多西城墙,将城市面积扩大了两倍。扩建之后的君士坦丁堡城墙全长215公里,其中临马尔马拉海的城墙长8公里,金角湾一侧则长7公里,靠陆地的一边长65公里。这道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再加上城市两侧的海洋,充分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由于其雄伟高大和坚不可摧,被誉为是受到圣母玛利亚保佑的城墙。因此,在东罗马帝国长达千年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时常沦为遭受围攻的要塞,但却鲜少有人能够破城而入。

    从地图上看,整个君士坦丁堡近似于一个不太规则的等边三角形,一边是陆地,另外两边是海洋。在这个三角形半岛尽头的小山丘上,坐落着东罗马帝国的大皇宫。这座大皇宫又被称为“圣宫”,坐落于全城的制高点上,南临马尔马拉海,占地60多万平方米,是整个君士坦丁堡最豪华的建筑群。

    大皇宫里面除了居住着皇族外,还有成群的宫娥c太监c禁军c教士和宫廷官员,其人口多达两万,几乎相当于一座城市。它由几座比邻的宫院组成,包括专门用作官方正式大典的拉马尼奥尔宫,供皇室居住的达夫纳宫,兼作陈列馆的沙尔克宫等等。各处宫殿由拱廊相连,宫殿之间的庭院被开辟为御花园。在此基础上,历代皇帝又不断扩大其范围,增盖宫殿c加高楼层c添加塔楼c修筑高台,最后又在宫殿的周边辅以各种附属建筑,例如教堂c礼拜堂c浴室c游乐场c珍宝馆c档案馆c马厩c工厂c仓库c近卫军营房等等。这样,圣宫就成了一座既是皇帝居所c又是政府所在地和教会最高机关驻节地的宫殿。

    而在大皇宫之外,城内的其余街区 之中,也还有其它许多宏伟气派的建筑,譬如大竞技场c梅塞大道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等等,它们都是希腊罗马文明的正统传承,东罗马帝国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鼎盛时期的“新罗马”君士坦丁堡,在市区内有2座大剧场,4座“多功能市民活动中心”,8个豪华的公众浴池,153个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粮仓,8条高架水渠,14座教堂,14座宫殿和4388座贵族宅邸。一条名为利科斯河的小河穿越整个市区,流入马尔马拉海,被诗人附会为新的台伯河。结构复杂精密的高架引水渠从30公里外的色雷斯平原引来清洁的活水,供应城中日常生活所需。

    在欧洲的黑暗中世纪,这座城市就代表着文明c富饶c奢华和至高无上的荣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