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章 第三,人类社会史(第1/2页)  需求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要阐述整个人类社会史是非常困难的,就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座红楼一样,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人类社会史都会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而且人类的社会史观是在不断修整和发展中的,发展最快的莫过近几百年,人类社会史观的发展无疑是跟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发展的。从事物发展的角度看越是靠近今天的人类社会史观越容易被人接受。同样的人类是由不同民族组成,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人类社会史观。每个民族都会借鉴他族的观念修正自己的。

    人类负责的心理活动和社会历史沉淀早就了无数的各种理念。对于这些理念我们基本没办法设立对错的标准,只有所谓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人类的社会群体生活让我们互相为谋成为必然,在这个必然中我们都会调整我们的理念,这种调整后的理念就是被社会公认的理念。

    对人类社会史的阐述到今天为止我认为马克思同志是最完善的,基本概括绝大多数非东方的人类发展史。马克思同志以生产力为基本点以生产关系的辅助点,对人类社会进行的断代研究,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共产几大历史阶段。目前整个西方社会没有脱离这个模型,今天欧洲的很多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的末期,即将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从马克思的模型来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必然的,我也坚信这点。

    马克思的《资本论》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之一,虽然今天看他对模型对互联网,共享经济还有复杂的资本市场的经济现象不能有效解决。一本伟大著作不可能永远正确,因为时代不同了,这是历史的必然。伟大的著作必然有其诞生的时代,当然其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伟大的先贤诸子百家不可能知道今天的生活,故而不可能建立适合今天的礼乐,所以今天他们建立的礼乐崩溃了。《资本论》成书的年代东西方并没有深入的交流。也就是说《资本论》成书是基于一部分人类的历史而成。

    马克思的模型告诉了我们价值来自创造,而利润来自剥削,社会进步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后来同志完善了其理论把科技纳入生产力的领域里面。从而使其理论勉强适合今天社会经济。马克思的模型实际上只有效的模拟了人类从资本主义萌芽到社会主义初步完善的人类时期。之前和之后的社会形式并没有过多的介入。

    进入社会主义后人类将何去何从,经济政治文化还有我们将朝何处发展都没有具体的模型,只有大概的方向工厂主义。在资本主义之前的历史阶段也没有用逻辑因果去具体的总结。今天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理论的一次非常大的创新也是一种突破。

    马克思的生产价值理论其实有两个最大问题,首先就是没有任何剩余的时候价值如何计量?一个就是当科技发达到令人发指人类不用具体劳动的时候人的价值在哪里?当然还有其他的小问题,比如互联网的价值产生,金融业的价值产生。这些都不能很好的解释。当然这些是纯理论的问题。他的理论对历史的解释非常适合西方社会,但是在东方就有一点小问题了。基于我释读的甲骨文来看,原始社会过后是封建社会。而基于中国可以春秋确史来看封建社会后是封建官僚社会,就基于今天来看我们是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中国的社会史是原始,封建,封建官僚,社会主义。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先阐述一下,就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大的区别不在于资产的问题,而在于权利受什么驱使问题,社会主义是受全部人的意志。资本主义是受资本的驱使。

    为什么马克思的理论模型可以有效契合西方而解释东方就有问题呢。关键就在于中国的经济一直不是问题,中国任何正常的年代经济都被妥妥的处理了,而进入处理跟高的政治问题和民族未来问题。而西方到今天为止还是止步于经济问题。我最不赞成的一种说法就是政治是经济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