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你越是与众不同,越容易被说三道四6(第1/3页)  谁的人生没有低潮,有路就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形象,歧视;敏感,自卑国庆假,同学小y和小j一干人等来我所在的城市玩,我去火车站接。胡子好几天没刮过,上衣好久没洗,我就是以这样的猥琐形象出现在火车站的出站口的。果然不出我所料,小y与我碰面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批评我要注意个人形象:“你平时都这个样子还怎么开发客户啊?”“我这不是来接见你,才故意整成这副样子的嘛。我知道批判我的个人形象,能给你带来乐趣,所以才自毁形象的。”我找的借口当然不能够被认可,小y紧接着又再次给我强调个人形象的重要性,似乎在他眼中我特别不开化,对这些道理一无所知。“在上海真是见识了太多人的势利、以貌取人、看人下菜,像你这样形象不好的人会遭遇好多麻烦和不便。比方你出上海火车站丢了车票,工作人员看人下菜觉得你可疑,肯定会要求你补票,但小j这样穿得比较好(全身名牌)的人,没有票的话解释一下也许就混过去了;去服装店买衣服,那些势利的服务员看到穿着比较好的人毕恭毕敬,看到穿着寒碜的顾客爱搭不理的。你只需要增加很少的成本改善自己的形象,就可能避免这些不便。”与前面一段相比,此时关怀的重点已经从我的邋遢转移到服装档次不高上面了。这倒不全是增加多少成本能不能被接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向来根本没有太多心思去考虑穿着这些东西,我觉得逛服装店简直是浪费生命,除非是确实需要添加衣服我才会专门跑一趟。有一次从苏州观前街的客户那里出来后顺便进了服装店,我看了下裤子的尺码差不多,试也没试就买走了,在衣柜里面一放就是几个月,直到四个月后拿出来试,才发现尺寸竟然不合适。不怨天、不尤人、不自责,接受现实而已,尽管面对某些事我总是斤斤计较、小肚鸡肠,但面对着装这种琐事我向来是如此豁达。尽管当时小y的话让我很不舒服,但其实我承认,他提到的这些现象是符合事实的,甚至是司空见惯的。当年我的大学同学兰总就因形象不佳被上海火车站的民警关注过:兰总那次穿了条很破旧的牛仔短裤(由剪刀技巧并不熟练的兰总自己动手将破牛仔裤的小腿部分剪除而得来)去火车站,民警看他形象不好,估计他是小流氓小混混,遂提出检查身份证,兰总没带身份证,只是用复旦的学生证应付才勉强过关。但是,兰总的思维与我是相同的,只因服装不顺眼而被猜忌,这是你民警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于是兰总在临走时对那民警说:“我真怀疑你的职业水准!”假如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不是兰总而是小y,那他会指责民警的职业水准有问题吗?应该不会,小y的思维方式,应该是首先反省自己的形象。小y还说:“如果你是大学教授则可以我行我素,但你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常常要面对好多以貌取人的势利小人。”我明明在境界上与大学教授是一样的(我暂且厚颜无耻地假设如此吧),却为何还要以某些庸俗不堪的市井小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呢?那些没有涵养的浅薄透顶的势利小人本来是我所蔑视的对象,现在你却建议我为了迎合这些人而让自己活得不真实不自然,这不是降低我的档次吗?面对势利小人,我们最常犯的错误就是,一方面谴责他们狗眼看人低,另一方面却又千方百计地迎合他们的“狗眼”。服装档次不高可能受到势利小人的歧视,这种理论固然是正确的,但形象的重要性也被过分地夸大了,事实上只有在极个别的情况下,形象不佳者才会有如此遭遇。尽管我一直形象不佳,尽管我在上海这个据说是势利小人很多的地方生活了四年,尽管我也接触过好多可能是势利的人,但我极少感受到歧视的存在(现实中的歧视总是比我们想象中、预期可能遭遇的歧视要少得多)——或许是因为我比较愚钝、麻木吧;另外一部分人之所以感到势利小人无处不在、歧视无处不在,大概是因为过分敏感了吧。因此,尽管小y与我关系很好,他也在很多事情上热情地帮助过我,但这次他提的建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