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2 章(第1/4页)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况。例如所统计的消费品,确实发生了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的现象,比如猪ròu价格的回落就成为牵动CPI指标的关键因素,这虽然荒谬但是事实。另外,在世界范围内,消费类电子产品升级、价格下降是非常重要的行业竞争规则,如果采用相同产品销售价格变化,则这部分永远是下降的,甚至由于技术更新可以出现由3000元变成零的回落(如3G技术可能导致大量传统通讯工具退出市场),这究竟能否属于消费价格的回落?如果考虑到食品、衣着、烟酒、居住之外的家庭设备用品、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jiāo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等消费,都涉及到技术更新频繁的消费电子产品的消费,则我国CPI统计显然有人为压低的嫌疑。

    此外,在世界各国的CPI统计中,建房支出为家庭开支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房成本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消费价格变化。但在我国城镇,由于绝无仅有的房屋建设开发模式,几乎不存在居民自建房行为。居民在购买住房方面的巨大开支,反而不能被统计到消费价格当中去。因此居住项目反映的消费价格变化不仅权重过低,而且变化幅度不明显,根本不能体现居民家庭的消费状况。

    最关键的是,中国的食品价格占到了消费价格权重的1/3,不仅远远落后于居民消费的现实,还因为我国的粮食价格实施最严格的管制政策,由此导致CPI统计严重失真。或许一些人认为,中国的粮食市场属于完全的竞争市场,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政府对粮食价格的控制,这是极其幼稚的想法。据分析,2008年的粮食收购价格基本与1998年持平,而人工成本、生产资料价格早已出现了几倍的上升。中国对粮食价格的控制,最厉害的是粮食储备制度,日常储备规模为1.5~2亿吨(包括往年陈粮),大约占我国粮食年产量的30%~40%,这个储备量足以平抑任何粮食价格上涨;另外,当国内由于成本或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中国则通过进口粮食平抑粮价(大豆除外,目前中国已失去定价权);而当国际粮价大幅上涨,中国则如2008年一样收紧关口,严禁可能导致国内粮价上涨的出口行为。目前农业种植业务,特别是粮食种植业务基本上为全国xìng亏损,农民没有种粮的积极xìng。由于粮价受到控制,中国基本上可以控制食品价格水平,这样中国CPI的1/3就成为处于中央掌控之中的不变参数,而不管货币如何投放都不会大幅变动。

    其实,只要是货币超额投放了,就表明已经发生通货膨胀了,这是通货膨胀的本来含义。只是在中国政府高层的眼里,仅仅盯着cPI这样一个人为制造的“怪胎”。只有这个怪胎发生变化了,政府才着手收缩或放松货币投放,但实际上已经积重难返,经济也就面临失控局面了。

    对于老百姓来说,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使自己聪明一些。一些人希望购房避险,因为购房必然产生负债,也就是我们讲的房贷,这样做,可能还不如保留现金,只要把现金作一个比较合理的配置,股票多少,债券多少,反而易于跑赢通胀。因为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房价将重回下降轨道。老百姓除了购买生活资料避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自己的声音,反对政府滥发货币损害公众利益。

    曹建海的观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中国官僚机构的不作为对经济的危害。作为这种观点的理论支撑是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坚守的观点。为此,弗里德曼和萨缪尔森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争论,两人不分伯仲,却各有建树。

    当然,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通货膨胀就是货币贬值,但是,货币贬值一定会带来通货膨胀。作为中国的老百姓来讲,如何面对通货膨胀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面临的生存困境。因为尽管不是老百姓制造了通货膨胀,但是通货膨胀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