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1 章(第1/4页)  穷人通胀,富人通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业绩增幅更是接近或者超过100%。

    倒是正期望通过股权转让、逐步从母公司剥离的远洋地产暂时成为各央企地产企业的业绩增长冠军,72亿元的销售金额较去年同期的66亿多元相比,有接近10%左右的增幅。

    不仅销售业绩表现不如同行,在土地市场上,央企地产商的表现也非常低调。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报告显示,虽然今年上半年的土地价格已较去年年底平均下跌了9%,但在增加土地储备最多的10家房企中,央企却只有两家,其中保利地产以616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名列第三名,中国铁建地产则以200多万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排名第十名。

    众多非央企地产商成为地价下跌后的最大受益者。2010年上半年万科仅花费了251亿多元就购得了1040平方米的新增土地储备。恒大、绿地等也紧跟万科步伐,在上半年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买地。央企似乎只对高价地块情有独钟。整个上半年,仅中海、保利、中国铁建三家央企花费在土地购买上的金额就达到460多亿元,但所购买的土地储备数量仅仅和万科相当。而大部分央企上半年买地都是在3月之前,3月以后就在土地市场上失去了踪影。

    第一太平戴维斯上海公司董事长刘德杨表示,由于前期购入过多的高价地需要消化,央企地产企业2010年上半年很少出手和其他房地产公司竞争新的地块,这使得很多其他地产公司有了拿地的机会。但陈延彬认为,2009年购买了较多的高价土地只是央企地产商2010年出手较少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是2010年3月底4月初时,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要求78家主业非房地产业的央企退出房地产市场、剥离房地产业务。16家央企地产企业并没有被要求淡出房地产开发业务,但是之后这些房地产公司在土地市场上的表现变得谨慎很多,购买高价地的现象也随之减少。

    与其他房地产公司相比,央企本来该在2010年上半年才上市销售的项目实际上早在2009年年底就已经出售了,这导致2010年上半年公司可销售房源青黄不接,一部分央企上半年的销售业绩之所以表现得不尽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半年的供应乏力。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的销售排行显示,中海地产上半年的销售面积,较2009年同期下降了将近25%。保利地产的销售面积虽然较2009年同期增长接近10%,但与恒大地产接近50%的销售面积增长相比,显然要逊色很多。

    央企房地产公司恰恰是因为在2009年年末大量消化了本该在2010年初才销售的房源,导致公司在上半年青黄不接,错过了2010年调控前最好的销售时机。

    此后诞生的这些地王,楼面地价均远远高出广渠门外10号地,多幅地块甚至翻了一番。“与后来的央企地王相比,广渠门外10号地只是‘小巫见大巫’,‘小巫’尚且恐惧市场风险延迟开工,何况‘大巫’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如此表示。

    首创置业副总裁胡卫民此前曾公开表示,在土地从取得到推向市场的每年左右时间的周期中,如果其间遇到市场向下波动,其潜在风险便显露茏遗。地王则意味着更大的成本。“以望京地块为例,27500元/平方米的楼面地价意味着房价要达到45000元/平方米,开发商才有利可图。”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称。

    而在2010年4月中旬之后的系列楼市调控之下,北京各区域正经历着急剧的向下波动。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4月已取得预售证项目销售率仅为12.1%,相比3月预售项目当月销售率37.8%下降幅度达68%,预售项目成jiāo仅695套,相比3月当月预售项目成jiāo的3237套下跌达到78%。

    同时,成jiāo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