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68 章(第1/4页)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的江面上实施强渡。在十多个渡江点,几百只舟筏往返穿梭,轮番抢渡,密密的pào弹泼水似地砸向对岸的日军阵地。被pào火打蒙了的日军很快清醒过来,也以密集的火力shè击江面。汪面上空弹雨横飞,发出刺耳的啸声,水面浊浪滚滚,舟筏四周像撒豆似地落满子弹和pào弹。不时有人中弹落水,有的橡皮船中弹泄气,顷刻间一船百兵就被江水卷得无影无踪。在湍急的江水中冒着弹雨搏击的官兵们,根本无暇顾及周围战友的死伤,任何的犹疑迟缓都意味着死亡和失败。

    第20集团军左翼的第11集团军为牵制日军兵力,策应主攻方面的渡江,也派出了3个加强团,于11日夜和12日分别在惠通桥上游附近和三江口、攀枝花古渡口强渡成功。

    怒江在咆哮!狂涛在奔腾!飞shè弹雨不分,狂zhà烟雾笼罩。高山怒水响云霄,浪头尖上人在跳。渡江人海横断了流,刺刀排浪涌上陡岸。不怕暴风雨,不畏qiāng和pào。挑破铁丝网,冲垮阵地线。

    一连几天,怒江沿线数十公里到处高唱着这支战歌,部队一批接一批地渡过江去。

    远证军第11集团军虽然仅仅渡过了3个团作为助攻,但这些助攻部队攻击凌厉,迫使日军沿江防御部队首尾不能兼顾。该集团军新39师1个团渡江后,即向红木树地区的日军第113联队主力猛攻,与日军反复争夺。日军第56师团司令部为了对付北面第20集团军的主攻,急令第113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留一部迟滞红木树正面的远征军,主力紧急驰援北面大塘子的日军。就在松井的主力连夜赶到大塘子附近时,红木树方面助攻的中国军队已变入日军阵地纵深,并占领了红木树以西3公里的相膊子,形成了对红木树日军的包围。顾头顾不了尾的松山三师团长情急之下,朝令夕改,再令松井部队主力掉头回援红木树。

    南线平臭地区是第11集团军第2军的助攻方向。该军以1个加强团在三江口渡江后,以部分兵力围攻江边渡口附近日军,大部兵力径直chā向平戛,威胁龙陵和芒市。芒市的第56师团司令部慌忙派出师团直属部队驰援平戛,堵击远征军进攻。

    遗憾的是,由于蒋介石的统帅部顾虑重重,未敢把远征军两个集团军全部渡过江去,仅以第20集团军在上游主攻,而让第11集团军主力留置江东,防备日军进攻,致使南线日军未能受到更大压力,得以从容调兵北上堵击第20集团军。

    尽管如此,反攻发起不久,除少数日军江岸据点仍在顽抗以外,日军的沿江防线被打得七零八落。中国远征军实现了第一期突破江防的目标,在怒江西岸站稳了脚跟。

    前面就是绵延数百里的高黎贡山。平均标高3000米左右的高黎贡山中,森林茂密,藤葛丛生,无数的蛇蝎出没无常,瘴气弥漫,人迹罕见。山顶高处常年笼罩在云雾之中,上下温差悬殊。时逢雨季,连绵yīn雨整日不断,远征军官兵携带的干粮像白兔似的长满了毛。山中根本无路可走,刚刚用砍刀开辟的小路,不几天就被疯长的蔓草完全遮掩。山中的日军阵地择险而建,四周除了悬崖峭壁以外,就是长满苔藓的陡坡,坡度大多都在6080 度之间。

    肃清江边日军的第20集团军主力分路以腾冲为目标翻越高黎贡山。一路上,部队攀岩附壁,随行的骡马常常失蹄滑落山谷。仅两天,第54军一线部队就损失骡马200 多头,人员也摔死摔伤100 多人。由于山地过于险峻,滂沱大雨冲动而下的大小石块不断向下滚落,远征军官兵顾了脚下顾不了头上,被砸死砸伤的也为数不少。

    日军派出许多三五人的袭扰小组,借助复杂地形和恶劣天气的掩护,采取打了就跑的游击战术,企图尽可能地迟滞远征军翻越高黎贡山。

    中国官兵对这些幽灵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