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0267 正式成为大明一学子】(第3/6页)  明鹿鼎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韦宝收了笑容:“我怎么会不信你?若是不信你的话,你觉得我会将你留在身边,并定下来,你以后成为我的妾室么?”

    “那还提郑忠飞干什么嘛?”王秋雅嗔道。

    韦宝呵呵一笑:“人都有过去,这没有什么,只要以后一心一意的便好。”

    韦宝不是有啥绿帽情节的人,没有哪个男人喜欢被戴绿帽,但是现代的男人很难碰到完全没有被人碰过的女人。在现代耳濡目染成长出来的韦宝,必须要和大多数男人一样,习惯形形色色的人,这当中也包括女人,包括曾经有过男人的女人。

    像王秋雅这种,被人追过,却没有被人睡过的女人,对韦宝来说,全无压力。

    王秋雅水汪汪的美眸看了韦宝一下,似乎察觉到了韦宝并不是生气,似乎只是逗她,多多少少能感受到一点韦宝的变态想法,撇了撇嘴,也不再往心里去了。

    但两个人似乎都被这下简短却深入的交流,弄得像是拨动了内心的某根弦,胸口有团火在燃烧。

    若不是韦宝现在14岁的年纪,和王秋雅现在15岁的年纪,两个人还处于少年男女的阶段,若是两个二十开外的成年男女,这么嗳昧的一波之后,定是滚床单的节奏。

    “叩拜至圣先师。”学堂中的一名青年助教高声主持韦宝的入学仪式。

    这是这个时代的每一个学子入学的时候,都要走的过程。

    这个助教是刘春石那种老童生,家境贫寒,科考无望,便在廖夫子这里打杂,既可以满足读书的愿望,也不至于生活不下去,是贫寒学子当中比较好的一种出路了。

    韦宝恭恭敬敬的跪下,在孔夫子的画像前面磕了头。

    他还是敬重孔夫子这位大圣贤的,是他奠定了华夏上千年之间的文化,甚至还一直在不停的影响着后世文化。文化肯定没有好坏之分,后世人不发展人家的儒学,还沿用一千年之前的思想,那是自己的问题,怪不得人家孔夫子。

    韦宝对儒学了解比较片面,不成体系。

    仅仅是单纯的觉得儒学的优势在于伦理学和教育学的思考,可参考论语。

    糟粕的话,儒学世界观是面向过去,追求自律的方法论。

    缺乏发展创新的思维和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儒学缺乏变革已知世界的热情,长期发展迟滞的社会生产力造成儒学的偏离,例如君权独大,例如对女权、对新兴事物的漠视。

    这些都是后世没有发展儒学,韦宝反正觉得不关孔子的事情。

    儒学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总的来说,价值大于局限。

    韦宝个人觉得儒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仁义”为个人树立了端正的三观。

    仁包括积极意义的忠与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并成为三观端正者的追求与底线。

    假如没有儒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否会有更加优秀的文化作为主流,以至于能够帮助个人树立更加完美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养成更趋近于圣人的高尚品格,谁又能说得清楚?

    从家庭与国家角度来讲,儒学文化的价值体现在“礼乐”为集体稳定存在制定了典章制度,良风美俗与道德规范。

    儒学“生逢乱世”,并能够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代扎根,成长,壮大。后又被西汉统治者作为官学“独尊”。其对于家国稳定存在作用可见一斑。

    而且,儒学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谐,友好相处。

    因此,儒学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价值。

    “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